视光小课堂隐斜视

隐斜视

一、隐斜视的概念

(一)正视位

正视位(orthophoria):是指当眼球的运动系统完全处于平衡状态时,即使打破融合功能而受检查者的双眼仍能维持正常的位置(眼球仍能维持两眼视轴平行)不发生偏斜,这种状态称为正视位,又称正视眼或正视轴眼。这是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实际上临床上,这种理想的真正的平衡状态眼位很少见,根据报道为10%左右。在正常情况下,两眼看远距离的物体时视轴保持平行,看近处物体时,两眼会聚,且保持良好的双眼视功能。

(二)隐斜视的定义及命名

隐斜视(heterophoria):又称隐性斜视、潜伏性斜视、抑制性斜视等,即眼位有偏斜,但由于有良好的融合功能的控制而仍能维持双眼单视,在融合功能受到干扰时就会出现偏斜,这种潜在的偏斜称为隐斜。隐斜者有单一视,但眼位有偏斜倾向。隐斜和显斜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多数显斜病例是由隐斜视发展而来的。在间歇性斜视患者中,当融合功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可表现出来隐斜,而当融合功能失去作用时,则表现出来显斜。绝对的正视位约占10%,而90%的人有水平斜视或者其他类型的斜视。因此,Duke–Elder曾提出隐斜是“正常的”,而正视眼是“异常”之说。很多学者当时认定:内隐斜1~4△,外隐斜1△,上隐斜0.5△以内是正常的。Cuibor主张:在5m远注视时,内隐斜2△,外隐斜2△,上隐斜1△;在33cm注视时,内隐斜5△,外隐斜6△,上隐斜1△可以归属于正常范围内。国内学者对名正常视力的青少年作内外隐斜测定,对其中名作了上隐斜测定,结果:看远隐斜范围为内隐斜2.6△,外隐斜1.7△,看近隐斜范围为内隐斜0.9△,外隐斜9.5△,看远有少许内隐斜,在3△以内,而看近时则以外隐斜居多,一般不超过9△,上隐斜在1△以下者,占98%,可见一般患者都没有垂直隐斜位。

二、隐斜视的临床表现

(一)内隐斜视

临床表现;视远处物体较久的时候出现头痛,眼部不适,立体感和定位感缺失,头痛部位不定,休息睡眠后仍然感觉不适;阅读或书写的时候,喜欢近距离,常伴有眼球的不适感,个别患者停止阅读后很久都不消失,患者很少有复视,但是平常喜欢采取下颌内收位视物以减轻症状,因如此看时,眼位可以稍微分开,克服部分内斜视。1~2△棱镜的内斜可因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导致集合过强所引起,故可视为正常,一般不会引起视疲劳的症状。

(二)外隐斜视

临床表现:主要发生在近距离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疲劳症状,阅读和书写时间不持久,稍久后即感觉字迹模糊不清楚,稍微闭上眼睛休息后可以继续阅读,但是症状不久后会出现,可伴有严重眼睑沉重,昏昏欲睡,眼痛、恶心等症状,有些患者可以出现睑缘充血慢性结膜炎,但是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往往不容易感觉疲劳,多是由于主导眼黄斑功能已经被抑制的缘故。

(三)垂直隐斜视

临床表现:垂直隐斜视的症状较水平隐斜视严重,主要为两眼物像的上下分离所致,且上隐斜的程度与它所产生的症状轻重成正比,正常人一般可耐受1~2△的上隐斜。患者感觉单眼视物较双眼视物清晰而省力。看远处物体较看近处物体或阅读时清晰,看字形成重叠双行,立体感缺乏。无复视但在闭合一眼后,症状减轻,轻度上隐斜常常有轻度弱视,中度者一般都有弱视。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常有比较特殊的面容,即上隐斜眼侧眉毛上挑并有面肌紧张的表情,有抬头纹。头向下斜眼侧倾斜,以便使双眼的上、下物像位于同一水平。伴有麻痹因素者,可有面部回转和下颌位置的改变。

(四)旋转隐斜视

临床表现:旋转隐斜视可引起极度不舒适的感觉,如头痛、恶心、呕吐精神障碍,有时候会引起严重的光学障碍,常常感觉有房屋倒塌的感觉,以至于不能正常的生活,患者常常有明显的代偿头位以矫正倾斜的影像









































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cs/1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