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医案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56
名家医案『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脾胃病证四、噎膈(反胃)案病例卡片:邹某,女,39岁,长沙市人。门诊病例。初诊(-01-30):诉近半年来咽部有哽塞感,饮食难下,并反胃,大便秘结,舌质紫,舌苔薄黄腻,脉滑。辨证:痰气交阻,兼瘀血内结。治法:化痰降气,破结行瘀。主方:启膈饮加味。沙参20g,丹参20g,茯苓15g,郁金20g,砂仁10g,浙贝30g,桃仁10g,生大黄5g,甘草6g,法半夏10g,山楂15g。10剂,水煎服。二诊(-02-23):诉咽部哽塞感已减,饮食难下亦减,大便稍秘,反胃稍减,舌苔薄黄腻,脉滑。拟原方再进10剂。三诊(-03-11):诉咽部哽塞感大减,进食通畅,大便正常,反胃已止,舌质紫转淡,舌苔转薄黄腻,脉细滑。拟原方再进15剂。沙参15g,丹参20g,茯苓15g,郁金20g,砂仁10g,浙贝30g,桃仁15g,生大黄5g,甘草6g,法半夏10g,山楂15g。15剂,水煎服。四诊(-11-30):诉前症愈而复作,现又出现咽部哽塞,饮食难下,大便秘结,舌质略紫,舌苔薄黄腻,脉滑。复拟启膈饮加味治之。沙参20g,丹参20g,茯苓15g,郁金20g,砂仁10g,浙贝30g,桃仁10g,生大黄5g,甘草6g。15剂,水煎服。五诊(-12-15):诉咽部哽塞感大减,饮食正常,答辩亦转正常,舌苔薄黄,脉细滑。拟原方再进20剂,防其再发。按《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云:“噎膈之证,必有淤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故噎膈的治疗,当一降气,二化痰,三祛瘀。本案患者痰气夹淤和阻噎膈,故治取启膈饮降气化痰,加桃仁、大黄祛瘀,可谓双管齐下。疾病简介噎膈
上一篇文章: 那些和肚子无关的肚子痛 下一篇文章: 兽医内科学考试知识讲解一
噎膈是由于食管干涩,食管、贲门狭窄所致的以咽下食物梗塞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入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噎即梗塞,指吞咽食物时梗塞不顺;膈即格拒,指食管阻塞,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入即吐。噎属噎膈之轻证,可以单独为病,亦可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统称为噎膈。
西医学中的食管癌、贲门癌,以及食管炎、贲门痉挛、食管憩室、弥漫性食管痉挛等疾病,出现吞咽困难等噎膈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①病因病机1.饮食不节;2.七情内伤;3.久病年老。本病基本病机为气、痰、瘀交结,阻隔于食道、胃脘而致。
②诊断依据1.轻症患者主要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或疼痛,食物通过有滞留感或轻度梗阻感,咽部干燥或有异物感。
2.重症患者见持续性、进行性吞咽困难,咽下梗阻,食入即吐,吐出黏液或白色泡沫黏痰,严重时伴有胸骨后或肩胛区持续钝痛,进行性消瘦。
3.患者常有情志不畅、酒食不节、年老体弱等病史。
③辨证要点1.辨病性的虚实;2.辨病邪的偏重。④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应分清标本虚实,主次兼顾。然噎膈之病,病机复杂,虚实每多兼杂,则当标本同治。⑤分证论治痰气交阻证,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方药:启膈散加减。
津亏热结证,治法:滋阴清热,润燥生津。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食入即吐,吐物酸热者,改用竹叶石膏汤加大黄。
瘀血内结证,治法:破结行瘀,滋阴养血。方药:通幽汤加减。
气虚阳微证,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回阳。方药:温脾用补气运脾汤加减,温肾用右归丸加减。
⑥结语噎膈是以进食梗塞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噎膈属难治之病证,一经发现,应尽快结合西医学检查手段,查明原因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噎膈的病因主要为七情内伤,饮食所伤,年老肾虚,脾胃肝肾功能失调等。噎膈的病位在食管,属胃气所主,与肝脾肾也有密切关系。基本病机是脾胃肝肾功能失调,导致津枯血燥,气郁、痰阻、血瘀互结,而致食管干涩,食管、贲门狭窄。辨证要点为辨标本虚实。初起以标实为主,重在治标,以理气开郁,化痰消瘀为法,可少佐滋阴养血润燥之品;后期以正虚为主,或虚实并重,治疗重在扶正,以滋阴养血润燥,益气温阳为法,也可少佐理气开郁,化痰消瘀之品。保护胃气,顾护津液,在噎膈的辨证沦治过程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反胃反胃系指饮食入胃之后,幽门不放,宿食停胃,胃气上逆引起的以食后胃脘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吐后转舒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西医学中的幽门痉挛、梗阻,可参考反胃辨证论治。往期回顾53期:呃逆、嗳气案一(附“呃逆”简介)54期:呃逆、嗳气案二55期:呃逆、嗳气案三中西医临床医学据说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哪里治白癜风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cs/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