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神经外科专家的一封信

一方面,他们信奉专业主义,崇尚严谨细致。另一方面,他们以开放心态拥抱互联网,以创新服务造福患者。从年至今,从“挂号网”到“微医”,六年间,我们有幸结识了这样一群医生——他们是最严厉的“产品经理”,牺牲珍贵的休息时间,写下几千字洋洋洒洒的产品体验,督促微医医生端产品快速迭代;他们是最亲密的“战友”,自发制作通俗易懂的产品操作指南,主动向同事、同行“安利”微医。西安的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王学廉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对互联网情有独钟是因为他相信:互联网能让医者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我和互联网医疗的缘分始于年,那时候各种医疗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也赶了个时髦,试着注册了账号,没想到,从此网络成为了我医学路上重要的伙伴。

在跟网络的亲密接触中,我认识了微医的几位年轻人。他们有朝气也热情,不仅帮我开通了个人专属诊室,还教我使用各种功能。所以,一开始我依样画葫芦地将自己的医疗技术、看病指南、医路心得发布到的个人主页上,四年里就算工作再忙碌,我也从未中断。不知不觉间,我和团队已经在网站上发布了超过篇文章。

慢慢的,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通过微医找到了我。

这上千位患者里,很多就医经历比较坎坷,一开始对网络也是持怀疑态度的。尤其是一些家在外地的患者,需要多次沟通后才能建立起信任。比如河南的一个帕金森病患者,前前后后在微医里和我进行了多次问答交流,从最初的满肚子怀疑到后来的耐心听诊,终于在一次电话沟通后决心赶到西安,由我主刀做了脑起搏器手术。前阵子收到他的短信,说“暑假结束了,我和同事们相互握手、问好,真高兴!每当欢乐时,我就会想起拯救我的人。是您精湛的技术拯救了我,我会再去看您的!”

这些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患者对我的信任,让我倍感荣幸。和以前的“一锤子问诊”不同,有了互联网平台之后,很多患者会定期在网上和我聊天,有的患者还会在节假日给我发来祝福和问候。

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的综合排名已经跃居全国前三,这里面自然少不了互联网的功劳。这两年,我经常给团队里的医生“上课”,医院,拥抱网络,用互联网界的话说就是要进入2.0时代。

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如今可以用手机熟练的操作,我与很多本地、外地和各专业的医生们互相加了好友,一般的疑难病症讨论已经可以通过手机进行,不用再“开会一小时,坐车大半天”了。上个月,高陵区一位“网友”医生给我发消息,说碰见一位三叉神经痛病人,右脸部剧痛数年似“雷击火烧”,知道我能治三叉神经痛,就将患者的检查资料传了过来,问我如何治疗。我将治疗原理以及做法给他细说了一遍,他又转述给患者。最后推荐患者来我这里做了手术,这个患者现在已经完全治愈。

年以来,我们团队和微医一起前往咸阳、郑州等地举办了4场“唐都功能性脑疾病西北巡讲义诊”活动,医院的医生们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并交换了联系方式,商定有病例就在微医上完成会诊和转诊。下一步我们计划到陕西各地市,以及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等地继续深入巡讲义诊,为更多的基层医生普及功能性脑疾病诊断知识和治疗方法,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五十知天命”,我一直认为对医生来说,年龄医术增长,心态应该更年轻。

我喜欢和年轻医生交流,这几年愈发感觉到互联网给这个行业带来的变化。前些日子,我参加了系里“所有人问王学廉”的网络互动活动,还在去年平安夜和医生护士一起给住院病人送去了祝福贺卡和平安果。这些事都是接触互联网之前想不到的。

都说医者仁心,医生会老去,医术可传承,只有仁心方能延续百年。感谢互联网,感谢微医这个好平台,让医者的仁心传播开去,让我们可以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王学廉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梅杰氏综合征、物质依赖、腰背部手术后难治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疗。医生微站







































白癜风医疗
海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cs/4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