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仝小林重用葛根看中医治疗痉挛性斜颈
仝小林,男,年1月5日出生,中医内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仝小林经验:重用葛根治疗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中医诊断为痉证。曾治疗一51岁女性,斜颈2年。伴抽搐,颈肩疼痛,腰部不适,烘热眠差,盗汗,舌暗,苔白,脉弦滑。辨证为邪闭太阳。治以解肌发表,解痉通络之葛根汤加减。方药:葛根60克麻黄6克桂枝30克白芍90克炙甘草15克全蝎6克10剂后减轻,左手麻木,皮肤瘙痒,加荷叶30克西河柳15克威灵仙15克30剂后,斜颈消失。资料汇编,延展阅读▲▲▲病因:
1、遗传因素:部分成人肌张力障碍局限型发作是由遗传决定的,痉挛性斜颈是家族遗传病,部分肌张力性是遗传的,因此,对于痉挛性斜颈一定要尽快治疗。
2、外伤:外伤一直被认为是痉挛性斜颈的病因,发现得痉挛性斜颈,通常是半个月左后的时间有过颈部或头部的受伤。
3、前庭功能异常:有报道痉挛性斜颈病人的前庭-眼反射反应性增高或不对称,在用肉毒素治疗后不能纠正。同时,许多患者没有前庭反射异常,而有较长时间痉挛性斜颈,这也许前庭异常继发于。痉挛性斜颈引起长期头部姿势异常。
4、其他:短时或长时间的颈部震动刺激发现,患者头位改变存在明显的差异。
治疗:
[if!supportLists]1、[endif]西医:
采用注射肉毒素麻痹周围神经,松弛肌肉,见效快,但是会带来诸多的并发症,比如:出现发烧,乏力,食欲欠佳的例子也不少.严重者还会出现吞咽及呼吸困难等.同样不能解决病根反复发作。
使用口服抗精神类制剂,口服制剂方便自己吃药,但是会使原来已经紊乱的神经功能更加乱,雪上加霜,还会带来很多副作用。
通过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切断韧带,阻断神经传导,但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创伤,而且反复发作。
以中药治疗为主导,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临床上获得显著疗效。将该病辨证为祖国医学中的“中医痉证、痉风、颤证、振掉”等病症范畴,乃由肝、肾、脾、亏虚、经络失养或瘀血阻络、肝风内动所致。
(1)痉证:颈项静止于一个位置,不发生间断抽搐或震颤。其中颈项向侧方倾斜的为斜颈型;颈项向水平方向旋转的为扭转型;向前后方倾斜的为仰抑型。
(2)痉风:颈项发作性的抽搐。
(3)颤证:颈项在一个角度上做有规律、小幅度、双向运动。
(4)振掉:颈项运动方向、幅度
舒颈除颤汤可以治疗痉挛性斜颈。
▲▲▲颈舒汤
[组成]葛根15g,当归15g,狗脊20g,桂枝10g,炒白术12g,白芍15g,黄芪30g,茯苓2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三次吞服)。上药水煎三次,将三次药汁混合,分三次温服,日一剂。七剂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二天。
[功能]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
[主治]颈椎病(脊髓型除外)。
[方解]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导致颈椎病病因病机主要是寒、痰、瘀、虚四者杂合而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本方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化湿、温化痰饮;《金匮要略》的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解痉、缓急止痛;《内外伤病感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助活血通络;本方还以狗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全蝎活血化瘀、搜剔经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之功效。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颈舒汤中黄芪、当归、全蝎、狗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桂枝、茯苓、白术可降血脂,增加动脉弹性;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祛风寒、除湿、化痰药对炎症反应所表现的毛细血管渗透性亢进、组织液渗出、局部肿胀均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应用]
神经根型加桑枝15g,羌活10g,防风10g,细辛3g;椎动脉型加丹参15g,川芎10g;交感神经型加枸杞15g,仙灵脾10g,山药20g。
[典型病例]
患者易某某,女性,30岁,农民。年4月28日因颈强痛伴右上肢胀痛、手指麻木1月余,加重5天来院就诊。查体:颈部肌肉紧张,颈部活动受限,颈4、5椎两侧压痛明显,疼痛向右肩及右前臂外侧放射,右上臂三角肌轻度萎缩,右肩胛冈下缘压痛,右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X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3~4、颈4~5椎椎间孔变窄,颈3~6椎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以颈舒汤加桑枝、羌活、细辛。水煎三次,取三次药液混合分三次服,每日一剂,服药八剂,诸症消失,嘱患者加强颈部自我保健,至今未复发。
▲▲▲四物舒颈汤???
组方:当归30g,川芎30g,赤芍50g,熟地黄30g,葛根30~50g,狗脊30g知母30g,牡蛎30g,枳壳15g,甘草10g
功用:补益肝肾,舒通经脉
方解:颈椎病多因肝肾虚衰,筋骨失养,引起局部反应性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成。治当以补益肝肾,舒通经脉为法。
方中以当归、川芎、赤芍调补肝之虚滞;熟地黄狗脊牡蛎调补肾之阴阳;葛根舒经活络,合芍积壳促气血流行,湍润失养之筋骨;积壳、甘草调和气血,健运中州,诸脏受益,为起哀振意之资。
主治:肝肾虚衰、筋骨失养之颈椎病,见颈部强痛,眩晕,心悸,上肢麻木疼痛或咽部有滞塞感者。
加减化裁:舒颈汤主要用于颈椎病各型见颈部强痛,眩晕,心悸,上肢麻木疼痛或咽部有滞塞感者。
颈肩痛显加羌活、骨碎补、蜂房;
心悸气短,减葛根、川芎、赤芍量,加南沙参、刺五加;
苔厚腻加苍术、黄柏、薏苡仁;
头晕恶心甚者加天麻、法半夏。
▲▲▲圣方颈舒汤
白芍30克,岩姜30克,木瓜30克,秦艽15克,葛根30克,定风草30克,全蝎10克,甘草10克。用法:水煎三次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连服两周。
配合外治:一斤老陈醋加半斤白酒,倒在瓷钵内,放在微火上熬,水分挥发后,钵底留下一层黑色膏子,待冷却后,兑胡椒面和冰片少许,调匀,再用勺子挑一点涂在消毒纱布上,敷在颈椎疼痛处,用胶布贴住。24小时换药,一钵可贴七八次。一般用一个月后即可彻底治好。
方解:本方具有舒筋活血,壮骨止痛之功。主治颈椎病患者。对适用于患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近年来研究人员,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无数例,一般服药剂见效,剂根治。治疗时间最长天,最短天。总有效率达%,疗效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颈三药:葛根,姜黄,威灵仙?
葛根: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片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血滞经闭,行经腹痛,胸胁剌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其作用为镇痛,能治疗四肢关节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国家级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熊继柏教授善于使用颈椎病专方治疗颈椎病病人不下10万。
▲▲▲摔伤,痛得手不能写字。背部淤血,桃红四物汤+背三药。?防风,足太阳膀胱经引药,散皮毛之邪。姜黄,背部淤血引药,对治经脉涩滞。小伸筋草,放松肩颈部经络,经松百病揉柔,经硬惹病魔。
▲▲▲背三药,肩三药:?
背三药:防风、姜黄、小伸筋草
肩三药:秦艽、威灵仙、鸡血藤
用背三药、肩三药,是因为肩背部痹痛,活动不利,经脉僵紧,气血不通。凡背部僵硬不舒,大都以风邪为患,夹瘀血湿浊。防风能祛风,姜黄可活血逐瘀,小伸筋草可以除湿伸筋。肩三药里头,秦艽、威灵仙、鸡血藤,更能够祛肩部游风,治疗血液循环不好导致的僵紧痹痛。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cs/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