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积德头条丨冬季谨防风寒入侵
日常生活中,发热、头痛、恶心、流稠鼻涕、口渴、咽部红肿疼痛、周身酸痛等不适症状是大家经常遇到的。但你是否知道,这些也是“伤风”的提示信号?
中医将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无孔不入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认为它是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堪称“百病之长”。在自然界中,风无处不在。在风的带动下,诸如像寒邪、湿邪、热邪等才有了“翅膀”,所以我们经常才会说到风寒、风湿、风热等。
眼下正值冬季,寒风刺骨,其杀伤力强,风邪尤其喜欢在以下时刻攻入身体,应注意防范。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邪伤肺风是一种自然现象,空气流动生成风。风能促进万物成长发育,带走阴霾,风还可以发电……但也会致病,给人类带来痛苦。中医把致病的外在原因归结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其中"风邪"排在第一位,被认为是百病之首。因为,它可以带领其他的致病因素"合谋作恶",给人造成各种各样的病痛。可见,风邪本事很大。
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与一些疾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头是“诸阳之会”,不戴帽子的人头部散失热量的占比较大。
同时,风寒侵人人体,首当其冲的还有胸部和腹部。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內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
此外,寒冷还可诱发胃肠病的发生。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建议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帽子、围巾,穿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另外,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
风邪扰人勿大意01饮酒后
临近年末了,很多人应酬聚餐增多,但大冷天饮酒后一定要注意防风。饮酒后,人体血管扩张,受冷风吹后血管急速收缩,可能导致血管痉挛性头痛。酒后吹风还会加剧身体热量损失,加速醉酒,容易诱发头晕、恶心、呕吐、面瘫等问题。
02洗澡后
洗澡后,人体皮肤汗毛开泄,机体处于外张状态,此时见风,等于给风邪开了一扇门,轻则导致风寒感冒,对于老年人群或体虚之人,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洗澡时卫生间一定要关紧门窗,洗完彻底擦干身体,穿好衣服再出浴室。
03睡觉时
北方的冬季,暖气烧得热,不少家庭有开窗睡觉的习惯。但晚上阴气最盛,夜间的对流风容易伤到肾中阳气,诱发颈项及腰背疼痛等问题。因此,睡觉时窗户不要大开,留个小缝隙通风就行。
广积德提醒:日常如何避免被风邪所伤除了规避以上危险时刻,还得从提高自身体质入手。
建议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帽子、围巾,穿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另外,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
建议大家平时进行适当运动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不宜猛喝凉水,以免阳气郁结,化为内热,出现咽痛、发烧等症状;饮食方面,适当增加高蛋白和维生素食物,以补充身体营养、抵御外邪,如瘦肉、鱼、奶、蛋、动物肝脏、豆制品、新鲜蔬菜及瓜果。
推广中医文化普及养生知识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cs/9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