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肝脏局灶性病变的CTAP与C
主讲医生:张子曙教授
拥有美国USMLE医学执照,美国最高级放射学执照ABR。湖南省首位影像介入学博士;芬兰kuopio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具有20余年放射及介入学工作经历,包括10余年欧美工作经历。曾担任美国Wayne大学医学院放射学助理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放射学助理教授,现任中南大学放射学教授。致力于美国医疗精准化、规范化理念体系的引入,希望对从事放射与介入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带来帮助。CTAP的主要优点是通过间接门静脉造影行肝脏CT成像,使得肝脏增强CT去除了动脉内对比剂的“污染”,是纯粹的门静脉相增强CT扫描。
而CTHA主要优点是通过直接肝动脉造影行肝脏CT成像,使得肝脏增强CT去除了门静脉内对比剂的“污染”,是纯粹的肝动脉相增强CT扫描
它对肝脏的局灶性病变的检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下面我们分别就常见的肝脏局灶性病变,讲解其CTAP和CTHA表现:
1.肝脏再生结节
CTAP的典型表现为多发性强化结节,周边可见低密度环;
CTHA的典型表现为多发性低密度结节,周边可见高密度环形强化。
以上两图为49岁肝硬化患者,上图为CTAP,下图为CTHA,黑箭头为再生结节。
2.不典型增生结节,英文叫做dysplasticnodule。
不典型增生结节是再生结节与HCC之间的过渡性病变,因此,其CTAP与CTHA表现介于两者之间,也呈现过渡性的特点。
因此,我们可以将不典型增生结节分为低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和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
低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偏良性,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偏恶性。
由于上述原因,不典型增生结节在CTAP与CTHA上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总的来说呈现“跷跷板”样改变。
CTHA上强化成分越多,对应的CTAP上呈现低密度改变,提示不典型增生结节偏恶性,反之则偏良性。
58岁肝硬化患者,黑色箭头指示不典型增生结节,在CTAP上呈现为中央高密度强化,周边可见低密度不强化环。
同一患者,黑色箭头指示不典型增生结节,在CTHA上呈现为低密度改变,病理证实为低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
另一肝硬化患者,白色箭头指示不典型增生结节,CTAP呈现超低密度结节,其中可见门静脉灌注缺损区(局灶性低密度区)。
同一患者,该结节在CTHA上呈现低密度改变,可见局灶性增强,病理证实为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有局灶性HCC癌变。
3.HCC
HCC的血供特点为单血供,常常由肝动脉供血,无门静脉血供。
因此HCC的典型CTAP表现为低密度肿块,CTHA表现为高密度强化肿块。
HCC的典型CTAP表现。
HCC的典型CTHA表现。
4.周围型胆管细胞癌
典型的CTAP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肿块,CTHA表现为周边不规则强化的低密度病灶。
以上两图分别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AP与CTHA图像。
5.肝脏血管瘤
肝脏血管瘤的CTAP表现为非特异性低密度无强化区,CTHA表现为周边结节样强化的低密度病灶。
以上两图分别为肝内血管瘤的CTAP与CTHA图像。
6.肝脏转移瘤
CTAP和CTHA可以明显提高肝脏转移瘤的检出率,具有很好的敏感性。
肝脏转移瘤典型的CTAP表现为低密度发血供肿块,CTHA表现为环形强化肿块。
53岁患者,结直肠癌肝转移,上图为CTAP,下图为CTHA。
以上分别概要讲解了六种肝脏局灶性病变的CTAP及CTHA表现,这对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影像学认识,会起到有益的作用。
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dwh/10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