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康复之截瘫患者一

Partone概述

一定义:

截瘫(paraplegia),为瘫痪的一种类型。脊髓颈膨大以上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为高位截瘫,第三胸椎以下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截瘫为双下肢截瘫。脊髓损伤急性期,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以及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为脊髓休克。现代西医学除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采用手术治疗外,对本病症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二病因及常见疾病:

脊柱压缩性骨折、脊髓损伤、横断性脊髓炎、脊髓肿瘤、椎骨结核和脊髓空洞症等,是造成截瘫的常见原因。

1.外伤

脊柱骨折或骨折--脱位伤及脊髓或马尾神经,神经受到损伤。

2.结核

原有脊柱结核史或有结核中毒症状,病变多发生在胸椎或颈椎。病程缓慢,多表现为痉挛性瘫痪,四肢或双下肢无力、发硬、发挺,患处可有后凸或侧弯畸形,棘突间隙不增宽,X线片示椎体有溶骨性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可有相互嵌入,椎旁有脓肿阴影。血沉增快。

3.肿瘤

多见于椎体血管瘤、椎体巨细胞瘤,亦可见转移瘤。①椎体血管瘤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妇女,好发于胸腰段单个或多个椎体。早期症状为局部钝痛或束带状疼痛,感觉异常,病程缓慢。X线片示椎体呈纵行排列的增粗骨质,间有条状密度减低区,呈栅栏状或多囊压缩状。②椎体巨细胞瘤多见于中青年,初期局部有间歇性隐痛,逐渐出现局部压痛、活动受限而致截瘫。X线片示椎体呈皂泡状阴影或溶骨性改变,骨小梁残缺不全。③转移瘤所致截瘫有原发肿瘤治疗史。截瘫症状逐渐出现,病程缓慢。X线片示椎体疏松,呈前后一致性挤压,有溶骨或虫蚀样破坏,有成骨型斑点和块状硬化影,或有成骨和溶骨型的混合影像。上下椎间隙一般无明显变化。

4.遗传代谢病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三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脱出

多见于20~40岁男性,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咳嗽时疼痛加重。检查可见腰侧弯,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患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是患者血沉和体温均正常。

2.脊椎化脓性炎症

发病前,患者多有皮肤疖肿或其他化脓灶,病多骤起,体温高,中毒症状明显,受累部位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局部软组织肿胀和压痛。X线摄片椎体可见骨质破坏,椎间变窄,常有死骨形成,多无脓肿形成,应行细菌和组织学检查确诊。

3.自发性环枢椎脱位

常继发于咽部炎症之后。10岁以下患儿常用手托住下颌,有斜颈,颈部活动受限,X线摄片环椎向前脱位,齿状突向侧位或后方移位,无骨质破坏,无寒性脓肿阴影。CT检查有助诊断。

Parttwo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物理治疗

主要是改善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及转移动作(如卧位到坐位、翻身、从床到轮椅),以及理疗。

2.作业治疗

主要是日常生活动作(如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职业性劳动动作、工艺劳动,使患者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3.心理治疗

针对心理不同阶段(如否认、愤怒、抑郁等各个阶段)的改变制定出心理治疗计划,可以进行个别和家庭、行为等多种方法。

4.康复工程

可以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来练习站立和步行,另外也可配备一些助行器等特殊工具,补偿功能的不足。

5.临床康复

应用护理和药物手段,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Partthree家庭康复的主要内容

一,健康教育

二,心理护理

三,皮肤护理

四,预防肺部感染

五,预防泌尿系结石

六,预防便秘

七,进行功能锻炼

图文来自网络

图文:张明玉

排版:李佩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dwh/75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