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将至,中风高发,预防要趁早
俗语说:“十月寒露接霜降,秋高气爽秋风凉”。随着寒露(10月8日)节气的结束,作为秋季最后一个节气的霜降(10月23日)也如期而至。在这样的一个节气,稍不注意很多疾病就会趁虚而入,尤其是脑中风。
上一篇文章: 奥运冠军吴敏霞为老公签病危通知书后呼吁这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霜降前后
高发中风
霜降时节已是深秋,天气由凉转寒,气温明显降低,人体在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引起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此时,血小板也容易发生凝聚进而形成血栓。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加大,促使血压升高、血栓形成,进一步加大了中风风险。因此,对于中风高危人群来讲,在霜降节气的前后,一定要重视中风预防工作,切实做好日常起居饮食调理工作,防患于未然。Tips:中风高发人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是有卒中家族史、长期抽烟、酗酒以及肥胖等人群,尤其是50以上的上述人群。(特别提醒:已中风人群也要注意预防二次中风)牢记中风
先兆症状
眼睛突然发黑:眼睛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恢复正常,这可能是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的缺血。
哈欠不断:排除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打哈欠,整天昏昏欲睡,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
肢体麻木:一侧肢体麻木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等症,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史时应警惕中风突发。
说话吐字不清: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但持续时间短不超过24小时。
原因不明的跌跤:脑血管发生动脉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而容易发生跌跤。
预防中风
要趁早
01
戒烟忌酒
首先,为了自身健康,务必要远离烟酒。02
合理膳食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养生关键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饮食上,尽量低盐、低脂、少糖、少油,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栗子、秋梨、百合、蜂蜜、苹果、绿色蔬菜等。03
适当运动
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尤其中老年人,运动不宜过于激烈,建议选择步行或打太极等舒缓运动。另外霜降过后,昼夜温差大,外出时一定要注意添加衣物,特别要注意脚部、头部保暖,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生中风。04
心情舒畅
保持乐观的心态、调节好情绪也很关键。切忌激动、暴怒,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从而增加引发脑中风的几率。05
防控原发病
很多慢性代谢性疾病都与中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原发病。所以日常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血糖及血脂等各项指标,及时有效的将其控制在相对正常且安全的范围内,这也是预防中风的重中之重。06
中药预防
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风、火、痰、瘀等邪气上扰,导致脑脉阻塞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目眩、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清、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除了以上的日常预防措施之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利用中药进行预防,以防脑中风的突发。广誉远(局方)牛黄清心丸,始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中“薯蓣丸”,在宋代经名医调整加味后,收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历久不衰的效验名方。现代研究表明,广誉远(局方)牛黄清心丸具有镇静、降血压、解热、耐缺氧、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其中多味药物对心脑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有效的预防中风的发生。
如:牛黄有镇静、抗惊厥,降压,保肝利胆的作用;山药可以降低胆固醇,扩张血管;人参主要成分人参皂苷可以明显改善神经系统兴奋性,还具有增强机体抗疲劳等作用;麝香既能增强中枢对缺氧的耐受力,还可以扩张冠脉,缓解心绞痛;川芎可以明显地扩张冠脉,还有抗血栓的作用;羚羊角可镇静,催眠,抗惊厥及适度降压。服用方法
自霜降当日(10月23日)起,每天嚼服1丸,连续服用15天。午时(11:00-13:00)饭后半小时服用最佳。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dwh/8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