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精求治咽喉疾病大赛优秀奖展示寻找
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吴慕坤
1.患者周X,男,46岁,公司管理,颈围:42cm,BMI:26.79。
主诉:夜间间断咳嗽2年余,憋气加重3月。
症状:夜间反复憋醒、憋气发作频率逐渐增加,喉部紧缩濒死感,严重时每晚发作2-3次,咳嗽、咽部异物感,精神上产生极大恐惧。
既往及个人史:既往体健,吸烟史20年,1包/日;有饮酒史,8两/次,2次/周。
就诊时间:-2-27
2.诊断方法:RSI+RFS+24hMII-pH检测+胃蛋白酶试剂盒检测
(1)RSI:31
(2)喉镜表现:RFS:16
(3)24hMII-pH检测:咽喉部酸反流6次,弱酸反流15次,DeMeester评分:24.11。
(4)唾液胃蛋白酶试剂盒检测结果:
3.诊断:(1)喉痉挛(2)喉接触性肉芽(3)反流性咽喉炎
4.治疗:(1)戒烟酒,减少进食量,减重
(2)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2/日(饭前30mins)
(3)促胃动力药物: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3/日
5.随访:随访结果主要通过量表和患者主诉的症状评价治疗效果
(1).4.27(BMI降至25.18,喉痉挛发作明显减少,RSI:25)
(2).6.27(咽部异物感消失,RSI:19)
(3).8.15(喉痉挛消失,RSI:12)
早期患者PPI规范治疗8周,症状改善明显,后期随访期间药物调整,药物逐渐减量。
6.讨论
阵发性喉痉挛(paroxysmallaryngospasm)是喉部肌肉反射性痉挛收缩,声带不自主的内收,声门部分或者完全闭合导致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和吸气性喘鸣,患者会伴发发音障碍或者强烈咳嗽,常于夜间突然发生而惊醒,易产生濒死感,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夜间症状急迫,容易产生恐惧感,患者往往辗转于各个专科间就诊未果,而引起喉痉挛发生的真正原因是非常容易被医师忽视的反流问题。咽喉反流是喉痉挛公认原因之一,在年Chodosh提出GER可以诱发喉部痉挛,之后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反流与喉痉挛的相关性。抗反流综合治疗中病因治疗(PPI治疗)在治疗喉痉挛患者起重要作用,必要时可增加食管促动力药,可有效控制喉痉挛的发生;针对于PPI疗效不佳或者停药后复发的患者,多存在LES结构、功能的异常,可考虑使用内镜下治疗,重建胃食管交界处的抗反流屏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dzz/8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