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拥有健康,一定要知道的身心疾病
中医理论很早就揭示了心理与疾病的关系,中医的心的概念不仅仅指心脏和心血管系统,还包括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一些列心理活动。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对人健康的统领作用,包含了心理对人健康的影响。不同的心理状态可直接影响人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及组织器官运作,从而影响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转归。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让人感到生活充实、富有乐趣和意义,机体的抗病能力随之增强;
消极的情绪体验则使人感到无助失落,丧失对美好的憧憬,机体的抗病能力随之削弱。
权威资料显示,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
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医生本身的职业压力和所接受到的训练限制,如果不是精神科医生,患者患病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因素通常会被忽视,所以绝大部分疾病患者往往接受的是医学治疗,而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很少得到相应的治疗。
我们常说的身心疾病,是指虽然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但是其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的统称。
都有哪些疾病属于身心疾病呢?
“根据美国心理生理障碍学会制定的心身疾病的分类如下:
1、皮肤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秃、牛皮癣、慢性荨麻症、慢性湿疹等。
2、骨骼肌肉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疼、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
3、呼吸系统的心身疾病有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神经性咳嗽。
4、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原发性高血压或低血压、偏头痛、雷诺病。
5、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
6、泌尿生殖系统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障碍、原发性痛经、功能性不孕症。
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低血糖、阿狄森病。
8、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痉挛性疾病、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
9、耳鼻喉科的心身疾病有梅尼埃综合征、喉部异物感。
10、眼科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青光眼、眼睑痉挛、弱视等。
11、口腔科的心身疾病有特发性舌痛症、口腔溃疡、咀嚼肌痉挛等。
12、其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有癌症和肥胖症等。
以上各类疾病,均可在心理应激后起病、情绪影响下恶化,心理治疗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当然,关于身心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还需要专业的医生来进行。
如果被确诊为身心疾病,一定要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将心理治疗应作为一种主要的疗法贯穿始终,并兼顾行为等方面的治疗。同时要改变对疾病的不正确认知和态度,家属要积极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病人面对困境。
由于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对心身疾病特别适用,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汤剂、中成药等。针灸对消除症状可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但应循证取穴,配合电刺激以增强效果。
其他如放松训练、催眠暗示治疗、正念训练等对心身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
身心疾病的发病理论
另外,目前对于身心疾病的发病理论有两大流派,可能会对患有身心疾病的患者有一定启发。
心理动力学理论
举个例子:
由于在心理上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而现实中无法得到,就会以躯体症状哮喘的喘息发作和咳嗽来呼唤帮助和关爱,这是身体对“被压抑的哭喊”的病理性释放。
对爱情的强烈而矛盾的渴望,可伴随胃的过度活动,具易患素质者就可能引起胃溃疡。
这一理论主张查明并解决所谓致病的情绪因素和心理矛盾,就可以解决身心疾病。
心理动力学理论发病机制的不足是片面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把躯体疾病的许多症状都解释为潜意识中情绪反应的象征。
生理心理学理论
这一理论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化验、影像等)来研究心理因素对身体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例如当激发了人的某种情绪后,测量人的某种生理、生化指标也发生了明显改变,而这些生理生化的改变对一些躯体疾病的影响很大,对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某一器官和某一系统影响更为明显。
欢迎给我们留言,谈谈您对文章内容的看法。\END\
文章编辑:李慧娟
排版:张语宸
校稿:侯玉娟
监制:张明轩、李赫荣
为您推荐,更多精彩内容?1、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又是怎么形成的,这篇文章,都讲到了2、原来这些营养素,跟血压的升高降低都有关系3、养肾精=养元气:慢性前列腺炎中医疗法很简单!4、这种行为最伤肾,警惕五大禁忌5、壮阳第一方,女性可以用桂附地黄丸吗?6、为什么女性更需要补气血,又有哪些食物可以帮助女性气色红润有光泽7、健康心理有些事情不能等,不要让老人用疾病来呼唤爱8、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是因为肾虚?9、为什么甲状腺结节偏爱“女性”?(一)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dzz/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