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夏将止,秋未满
鹰乃祭鸟
天地始肃
禾乃登
丁酉年闰七月初二,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23日6时20分,处暑至,“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它到来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秋高气爽,正是郊游的好时节。
处暑天气处暑无三日,新凉值万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暑退人体轻,雨余天色改。处暑后夜凉枕簟滑,树冠一天天褪去浓绿,闭门少光釆。暑退才恋夏之美。待菱风香散漫后,白露节气,风露发晶英,就该桂露光参差,桂香落人衣了。
秋云
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早起凉意爬上胳膊,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秋波正澄清,秋光轻浅,秋云委婉,正切秋水伊人之想。
天水秋云薄,天长杳无隔,处暑过后,秋意冉冉,一年中最美季节将至,想“决决溪泉到处闻,一家松火隔秋云”,“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的境界了。
秋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鹜是野鸭。秋光清浅,秋明空旷,此时那水让天滤成净透,任何色彩都包含在它的清潋之中,杜甫因此用“秋水为神玉为骨”,白居易用“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皆意境深远。
秋声
欧阳修的《秋声赋》,记得最清晰的竟是童子所答:“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这是老杜(注:杜甫)的句子。树声为悲,悲声越满,天越孤高,这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其实是李贺的诗意。
处暑三候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一候鹰乃祭鸟丨老鹰感知秋日肃气,开始狩猎。猎获之物要陈列为祭,古人称为“义举”。
二候天地始肃丨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萧瑟之气弥漫。
三候禾乃登丨五谷各类农作物成熟,迎来万物收成之季。
处暑习俗民俗节庆来迎秋
·庆中元丨普度布施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放河灯丨悼念逝者
放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丨百舸竞发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吃鸭子丨润肺健脾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在南京则以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这种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
·脸觑厝丨打道回府
福州人有句俗语,叫作“处暑一过脸觑厝”。“厝”指有钱人在城里的大房子,“脸觑厝”就是脸要朝着自己在城里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
处暑养生处暑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结束,早晚转凉,中午偏热,雨水减少,空气干燥,养生方式要适时做出调整。
1、衣:此时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这时不要急于增加较厚衣衫,“春捂秋冻”之意就是让体温在秋时勿增高,以利于收敛阳气。
2、食: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
3、住: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增大,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要相应地调整。要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
4、行:运动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免伤害阳气和阴精。
5、思:秋风秋雨愁煞人,此时的气候特点易导致人们情绪低落。怎样克服秋季的不良情绪?首先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减少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减少神志外驰,以保肺之清肃之气。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当然,还有更具体的操作:
?每天多睡一小时
每日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
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多开窗少开空调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秋季养生注意事项中指出,秋季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室内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
绿萝这类叶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养在卧室内,使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状态。客厅适宜养植常春藤、无花果、猪笼草等。
?护理好脐部
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
若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者年轻爱美的女孩穿露脐装,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肠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热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就会随之降低。
这时我们应该少吃点辛辣的食物,多吃一点清淡食物。同时像西瓜这类寒凉的瓜果,则要尽量少吃或不吃了。可以多吃一些秋季应急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哈密瓜、桃子之类的水果。
处暑节气适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另外,随着气侯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处暑读诗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元宫词(一百三首)
(明)朱有燉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THEEND—
?灼见综合发布。
MORE延伸阅读??最悲哀的教育,就是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富二代
??朋友圈正在慢慢删除你的生活
??看一个人花钱的方式,就能看出TA的层次
??人工智能替代难度指数,这分析,我服...
??我那些从不买单的公务员同学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hl/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