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ldquo老肝病rdquo突
李大爷今年才60岁,但在桐乡一院感染病科,他是一名几进几出的老患者。七年前,医院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而住院治疗,此后便反反复复因为肝功能不好或肝性脑病而出入桐乡一院感染科。
剪刀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个月前,李大爷突然出现双下肢行走乏力,需借助拐杖,步态也呈奇怪的交叉状,后来索性无法站立,卧床不起。由于李大爷常年生病,家里人对此并未足够警惕,直到他出现双手发抖、胡言乱语、无法“管牢”小便,家里人才惊觉“脑子又出现问题了”,于是将李大爷送往桐乡一院感染病科就诊,果然,李大爷再次患上“肝性脑病”。
经过治疗,李大爷的肝性脑病症状得到控制,肝功能指标也慢慢好转,但是他双下肢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测肌力仅为I级。
感染病科完善了肌电图、头颅磁共振等相关检查,又请定期来院坐诊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教授和桐乡一院神经内科的协同会诊,经几位专家的抽丝剥茧的分析与研究,最后给出的答案是“肝性脊髓病”。
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教授(右一)介绍,肝性脊髓病是肝脏疾病晚期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脊髓锥体束的脱髓鞘病变,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痉挛性截瘫,多见于终末期的肝硬化患者。这种疾病呈进行性加重,病情复杂,变化多端,并发症多,疗效差。
潘红英教授还指出:肝性脊髓病是临床上少见的疑难病症之一,有文献报道发病率约为0.25%。对于肝性脊髓病,尤其是已出现痉挛性截瘫的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关键是治疗原发病,比如积极治疗肝硬化、降低门脉高压、减低血氨浓度,从而改善肝功能。
后续经过半个月积极的治疗,李大爷双手颤抖、胡言乱语的症状已经彻底消失,神志恢复正常,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目前已经出院,但是今后的岁月他基本不能再恢复行走的能力。专家提醒:慢性肝病(如酒精肝、脂肪肝、乙肝等)患者一定要正规积极地配合治疗,定期检测肝功能,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否则除了肝脏疾病的进行性加重,还有可能像李大爷一样,在轮椅上度过后半辈子。
(作者吴丽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ys/7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