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ldquo多美愈人名医荟
前言
分享交流共促,携手为您赋能。年4月23日15:00,由石药集团携手CCMTV临床频道共同发起的“多美愈人名医荟萃”——淋巴瘤领域知名专家在线研讨直播活动第六期,在大家的瞩目和期待中,以专家在线交流的形式与大家见面了。12位来自全国的权威专家,共聚直播间,共同探讨淋巴瘤治疗新方案及病例分享。
12位来自全国的权威专家南京医院李建勇教授
医院李志铭教授
陆军医院刘耀教授
北京医院皮金萍教授
医院马杰教授
医院董菲教授
医院龚辉教授
医院李晓明教授
西安医院王孟昌教授
南京大医院许景艳教授
医院肖蓉教授
医院赵鹏教授
大会邀请南京医院李建勇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北京医院皮金萍教授、医院马杰教授、医院董菲教授来做病例分享,陆军医院刘耀教授、医院李志铭教授进行专题分享,讨论嘉宾有南京大医院许景艳教授、医院肖蓉教授、医院赵鹏教授、医院龚辉教授、医院李晓明教授、西安医院王孟昌教授。
病例分享
大会第一环节,专家们主要围绕“高龄/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病例分享。北京医院皮金萍教授带来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例分享”。病例分享前皮教授介绍了脂质体多柔比星不良反应低,且耐受性良好,因其在肿瘤组织分布较高而在心脏、骨髓中分布较低,心脏毒性显著低于传统多柔比星组;在多美素剂量爬坡试验结果显示:多美素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的治疗方案中的最大耐受剂量是40mg/m2;PHOENIX:亚组分析表明-对于小于60岁伴有MYC+BCL2双表达患者,伊布替尼+R-CHOP显著改善EFS及OS。病例分享了一例57岁男性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VAS期,IPI=3分(中-高危组);non-GCB,BCL-2+90%,C-MYC+40%,MYD88错义突变(丰度74.67%);治疗上R-CHOP2周期,IR-CHOP4周期,IR2周期,4周期后PET-CT疗效为CR;LVEF(55-75):79%(治疗前),63%(2周期后),60%(4周期后),均在正常范围,并提到脂质体多柔比星40mg/m2是安全有效的。
医院马杰教授带来了“一例老年DLBCL的诊治分享”。病例分享了一例87岁老年男性患者,既往桥本甲状腺炎、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nnArborIVB期,IPI5分、NCCN-IPI7分高危、CNS-IPI6分高危,non-GCB型双表达型,ECOG评分4分,PET-CT显示病变广泛、结外组织受累多、甲状腺SUV值最高。治疗上给予R2-miniCDOP3周期后,脑实质内多发代谢活跃灶、SUVmax19.9、较前新发,治疗上给予替莫唑胺、美罗华、来那度胺、培美曲塞+地塞米松后,患者最终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病逝。由此引起思考:鞘内注射患者不能接受,药物选择上选择伊布替尼的疗效如何?怎样做好高龄/超高龄、高危DLBCL患者的治疗?医院董菲教授带来了“三例DLBCL的诊治分享”。病例一:73岁老年男性患者,右侧心房占位,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VE期B组,R-CDOP6个周期后评估CR,心脏占位消失,总生存期5年。病例二:42岁女性患者,诊断为原发纵膈大B细胞淋巴瘤,进展型,Annarbor分期IVA期,心律失常-III度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器置入,NT-proBNPpg/ml。治疗上甲强龙诱导、R-COP1周期后,房室传导阻滞改善(I期、II期间歇性)、NT-proBNPpg/ml,后续治疗为REPOCD4周期后评效为CR。病例三:80岁老年男性患者,右颈部包块3月来诊,诊断为(右颈部淋巴结)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FISH:Bcl-2、Bcl-6及C-MYC高表达,治疗上R-EPOCD1周期无效,R2-EPCD3、4、5周期后均评效为CR,后续R2维持。总结:对于病情较重、累及心脏、高龄患者,确实需要较高剂量的完整化疗时,脂质体阿霉素起到很好的作用。讨论环节,专家们一致认为脂质体阿霉素相比于传统阿霉素的优势在于心脏、肝脏毒性较小,对髓外病灶敏感,可快速起效,并可透过血脑屏障;对于累及中枢的DLBCL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鞘内注射疗效是较好的,二代测序后对伊布替尼敏感的患者,伊布替尼+大剂量甲氨蝶呤效果也很好;对于高龄累及中枢且不能耐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可考虑3靶向(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伊布替尼)治疗,PD-1对于原发中枢DLBCL可能有效,可以做尝试;对于第二例累及中枢的高龄患者,化疗药物起效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可考虑放疗、起效较快,有条件的患者可选择基因突变的检查,有目的的选择靶向药物,增加化疗的疗效。专题分享
大会第二环节,专家们主要围绕“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及“惰性淋巴瘤”的治疗进展做专题分享。
陆军医院刘耀教授带来了“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autoorallo-HSCT?”1)T-LBL概述:T-LBL是一种高侵袭、儿童高发、预后较差、复发率较高、无指南规范的疾病。2)T-LBL的自体移植治疗:医院的单中心回顾中,自体移植较化疗有提高生存的趋势(OS:83%vs57%;PFS:75%vs54%),但无统计学差异;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EBMT中,自体移植组较化疗组3年RFS率高(55%vs24%,P=0.),3年OS率高(56%vs45%,P=0.71),均无统计学差异。3)T-LBL的异基因移植治疗: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中,异基因移植与化疗相比,OS、PFS较长且复发率较低;单中心回顾中,自体与异基因治疗PFS/DFS均无统计学差异;多中心回顾性研究-IBMTR中,5年复发率:allo34%,auto56%,p0.;5年TRM:allo25%,auto5%,p0.;4)医院治疗T-LBL的探索:双次自体移植1年及3年复发/进展率为12.1%和26.5%,3年PFS为73.5%,OS为76.3%,显著优于化疗及单次自体移植;在双次自体移植组中,患者的年龄和第一次移植后状态影响患者OS及PFS;双次移植中仅2例患者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医院李志铭教授带来了“新药时代下惰性淋巴瘤的治疗”。惰性淋巴瘤以化疗/化学免疫治疗为主,预后较好,生存期长(可超过15年),但惰性淋巴瘤仍然无法治愈,多数患者会复发或转化,化学免疫治疗惰性淋巴瘤患者继发肿瘤发生率高,需要平衡疗效和安全性的新方案。1)滤泡性淋巴瘤治疗进展: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一线治疗方案疗效良好;BR组的PFS、EFS和DOR显著优于R-CHOP/R-CVP组,OS无显著差异;奥比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初治FL进一步改善PFS,ORR94%,奥比妥珠单抗治疗利妥昔单抗难治FL效果显著。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初治FL疗效与化疗相似,治疗复发难治FL显著延长PFS且可提高患者对后续治疗的敏感性。靶向药物PI3K抑制剂在惰性淋巴瘤治疗中的研究也在进行中。伊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FL患者的安全性较高,与HDAC6选择性抑制剂联用有协同作用,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三联方案治疗初治的FL和MZL安全有效。2)MALT淋巴瘤治疗进展:来那度胺一线治疗MZL取得较好疗效,G-chemovsR-chemo一线治疗MZL预后相似,B+GvsB一线治疗R难治的iNHL有较好疗效;伊布替尼联合BR治疗R/RMZL具有良好疗效,新药治疗R/RMZL,伊布替尼的毒性最小。3)KTE-X19CAR-T治疗套细胞淋巴瘤取得较好疗效。讨论环节,专家们一致认为:二次自体移植治疗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可行的;对于成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在前期化疗清髓不彻底的情况下选用异基因移植;对于I-II级滤泡性淋巴瘤,由于其级别较低、发展速度较慢,需达到治疗指征才能给予治疗,可考虑放疗,单用放疗证据级别较低;对于难治性惰性淋巴瘤,也可选择CAR-T为治疗方案。大会总结
最后,李建勇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性发言:此次会议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高效、快捷地探讨了高危侵袭性淋巴瘤、高度恶性淋巴瘤及惰性淋巴瘤的诊疗方案,深度剖析了淋巴瘤相关疑难病例,传递了各类难治淋巴瘤的最新进展。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推动国内淋巴瘤的诊疗进展,以便更好服务于患者。感谢到场的嘉宾及线上的同行,最后感谢石药集团为我们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精彩回顾
下期预告:
美愈人名医荟萃年血液肿瘤空中精品课堂
直播时间:5月14日15:00-16:30
学术享不停,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ys/9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