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引起肛门直肠疼痛的第N种可能
引起肛门直肠疼痛的
第N种可能
在
临床上,有一种原因不明的肛门直肠疼痛,诊断和治疗非常棘手,肛肠医生也常常束手无策。
这里所说的肛门直肠痛是指肛门直肠神经痛,不包括痔、肛裂等肛门直肠疾病。
其按病因病理分为:
1.肌肉痉挛痛:主要指肛提肌痉挛、耻骨直肠肌痉挛、尾骨肌、梨状肌痉挛引起疼痛。
2.肛门神经痛:主要是阴部神经、尾骨神经、骶神经痛。
罗马Ⅲ中把功能性肛门直肠痛分为慢性肛门痛和痉挛性肛门痛,其中慢性肛门痛有两种亚型:肛提肌综合征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还有一种实在找不到原因的情况,被诊断以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认为是病人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肛门直肠神经失调而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它与精神因素和周围神经反射作用有关。
然而,还有一种引起肛门直肠疼痛原因,那就是:骶管囊肿。
随着MRI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骶管囊肿被发现,使得这一以往认为少见的疾病逐渐发现增多,并引起重视。同时,也使一部分以往认为无名原因引起的肛门直肠疼痛的病例找到了原因,并通过治疗得到最终治愈。对于肛门直肠疼痛的患者,不应轻易给予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或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的诊断。应该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MRI检查,作为骶管囊肿的辨别诊断,进行排查,以防漏诊或误诊。那么,今天小编就整理出来一些关于骶管囊肿的知识同大家分享一下,以期引起各位肛肠同道的重视。
骶管囊肿属脊膜囊肿的一种类型,表现为肛门直肠以及会阴区疼痛不适,腰骶、坐骨神经经常酸痛,腿胀痛、麻木无力。大体分为两种:
NaborsIB型
不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NaborsIB型),为先天性硬膜憩室或先天性硬膜缺陷所致蛛网膜疝出,多位于骶管S1-3水平,常见于成年人,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
NaborsII型
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又称之为Tarlov神经束膜囊肿或脊神经根憩室(NaborsII型),为脊髓神经根袖远端的异常扩张形成囊肿,一般位于S2-3水平脊神经节或其远端,多见于成年人。
要想弄清楚骶管囊肿是怎么回事,要认识几个概念。
马尾神经:人的后背是椎管,椎管最下面的一段叫做骶管。椎管里有一条长长的脊髓,脊髓最下端分出很多根神经,聚集在骶管里,特别像马尾巴,因此叫做马尾神经。
硬脊膜和脑脊液:脊髓的外面有一层硬膜,叫硬脊膜。这层膜和脊髓之间充满脑脊液,脊髓就“泡”在脑脊液里,就像袋装薯片里充满气体保护薯片一样,如果漏气了,薯片就容易碎掉。如果没有脑脊液,脊髓就很容易受伤。
神经根袖:硬脊膜就像紧身衣的袖子一样,紧紧包住马尾神经,称为神经根袖。然而,与脊髓不同的是,正常情况下“袖子”与神经根之间是没有脑脊液的。
骶管囊肿属于硬脊膜囊肿,起源于脊髓被膜,故用“椎管内脊膜囊肿”来总称这类疾病。椎管内脊膜囊肿多数被认为是先天性的,也有部分是后天获得的,各型的成因有所不同。不论何种原因,囊肿的形成总是由于其初期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脊液随着动脉搏动进入,最终由于流出不畅或因液体静水压而逐渐扩大。
不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患者多数无症状;25%的含有脊神经根纤维的硬膜外脊膜囊肿患者有症状。骶管内有支配鞍区、大腿背侧、会阴区的感觉及运动神经,还有支配大小便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囊肿靠近头端会压迫坐骨神经。故骶管囊肿临床表现以慢性下腰部、骶尾部、会阴部疼痛不适为主;还可伴有大腿背侧疼痛、坐骨神经痛、甚至神经源性跛行。
有些人突然摔倒一屁股坐到地上,或者洗澡时滑倒,屁股先着地,脑脊液突然冲到神经根与神经根袖之间的缝隙里。刚开始的时候,进入缝隙的脑脊液很少,但日积月累,咳嗽、憋气、便秘等,都会让脑脊液跑到缝隙里,最终形成一个水囊,这就是骶管囊肿。
这种是后天的骶管囊肿,还有一种先天的,就是神经根袖并没有紧紧地包裹神经根,也就是袖子比较宽松,脑脊液容易跑到神经根袖与神经根之间的缝隙中去。
先天的和后天的占多少比例,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来看病的患者中,将近50%~60%的人都说自己摔过跤、跌过屁股,这么算来的话,大概50%~60%的人属于后天的骶管囊肿。
为何骶管囊肿会引起会阴不适、尿频、腰酸等问题?
骶管里有许多条神经,包括臀上神经、臀下神经,主管腰部和屁股上的感觉功能;还有坐骨神经,管着腿脚的运动和感觉功能;以及阴部神经,主管肛门、外生殖器和会阴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骶管出现囊肿后,周围的神经可能会被压到,导致这根神经所管的功能出现问题。比如尿频尿胀、会阴不适,说明囊肿压到了阴部神经;腿脚无力、麻木,说明坐骨神经受到了压迫;还有屁股根部酸痛,反映臀上神经和臀下神经受到了刺激。这都是骶管囊肿比较常见的症状。
得了骶管囊肿,都会出现这些症状吗?
这些症状的出现是有先后顺序的,刚开始,一般是肛门周围和屁股根部感到疼痛不适,这是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着囊肿增大,患者会逐渐出现会阴部、外生殖器刺痛,腿脚酸痛、麻木,并且腿脚酸胀、麻木一般是一边重一边轻。到后期会出现小便无力、便秘,及腿脚无力的症状,最严重时甚至引起下肢瘫痪。
骶管囊肿严重了,都会下肢瘫痪吗?
骶管囊肿很少会导致下肢瘫痪,多数是出现下肢刺痛,而且这种刺痛是游走性的,就是一会儿腿痛,一会儿肛门周围痛,一会儿会阴处疼痛。
这些症状是间断出现还是一直都有?
疼痛的症状一般一直都有,只有在平躺之后才会逐渐减轻。这是因为平躺时,骶管处脑脊液的压力比站着或坐着时小,囊肿对周围神经的压迫会减轻一些。因此,有些人往往早上起来的时候感觉症状不那么严重,但到了下午或者晚上,症状越来越厉害了。
有的患者说自己手麻肩痛,是不是骶管囊肿引起的?
从神经的解剖上来说,骶管囊肿不可能压到管双手运动和感觉功能的神经,因此手麻肩痛与骶管囊肿是没有关系的。
有的患者出现了性功能障碍,这与骶管囊肿有关吗?
这是有关系的,支配性功能的神经也在骶管里,骶管囊肿压迫周围神经是会影响性功能的。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也会出现这些症状,这跟骶管囊肿导致的症状有什么不同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往往是椎间盘向一侧突出,影响一侧的坐骨神经,导致单侧的腰腿痛。而且疼痛不会到处“跑”,一般都是大腿后面、小腿外侧以及臀部后方痛。而骶管囊肿导致的疼痛会到处“跑”,还伴有麻木和无力的感觉。
怎么区分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骶管囊肿?
不能光靠症状来区分这两个疾病,还是得做影像学检查。但是做了CT或磁共振检查,结果往往是既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又有骶管囊肿。那么这些症状到底是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还是骶管囊肿导致的?这就要通过症状来定位,到底是哪个部位的神经根受到了压迫。
比如,患者是坐骨神经痛,疼痛位置比较固定,检查也发现相应节段的椎间盘确实突出了,那么可以推断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如果疼痛位置不固定,双腿都疼,一侧重、一侧轻,检查发现骶管相应部位也有压迫,那么可以推断是骶管囊肿导致的。
声明:该部分内容来源于解放军医院顾建文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zlyy/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