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特殊的小儿肌性斜颈,千万别搞错患侧延
我们知道小儿肌性斜颈的典型症状就是歪脖子,那么是哪一侧有问题引起的歪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小儿肌性斜颈的诊断标准,排除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代偿姿势性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主要有以下表现:
1、患儿头歪向患侧,颜面转向健侧
2、头与面部可产生继发性畸形,表现为颜面部不对称,患侧眼、腮较健侧稍小
3、触诊时在患侧胸锁乳突肌处可发现硬而无痛的梭形肿物
推拿治疗本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最大限度恢复胸锁乳突肌的功能,治疗过程中,胸锁乳突肌起止点的治疗以及被动运动非常重要。推拿治疗本病时,患儿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在治疗时,首先要明确哪一侧是患侧,根据上面诊断标准里的典型表现,我们可以很明确的断定有肿块的一侧是患侧,但是对于临床上那些症状不够典型的患儿,将其患侧搞错的情况时有发生,应该引起重视。
有部分患儿出生后并未发现其颈部胸锁乳突肌有包块及痉挛,但在患儿3个月左右开始竖头时发现其头总是偏向一侧,有的还出现偏歪方向不固定,时左时右等现象,双侧胸锁乳突肌彩超检查显示无异常,或双侧肌肉厚度有1~3mm的差别,并未提示局部肌肉呈团块样增厚。
碰到此类“斜颈”患儿我们一定要注意鉴别,仔细检查我们可以发现患儿一侧颈部肌肉软弱乏力,不能支撑,属于颈项部肌肉萎软无力所形成的“斜颈”,并非胸锁乳突肌的痉挛所导致,因患侧支撑颈部的大部分肌肉萎软无力,可以看到患侧颈部及后项部较健侧塌陷,以至于有的家长会误以为高出的健侧肌肉是我们所描述的引起肌性斜颈的颈部包块,所以这种肌性斜颈不仔细检查就随意判断患侧很容易误诊,临床上一定要注意区分,以免延误治疗。
作者介绍
任艳,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师从全国小儿推拿专家于娟教授,秉承“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特色,擅长小儿推拿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常见病。现任山西省针灸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专业论文4篇,副主编著作1部,参与省科技厅课题1项。擅长小儿推拿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腹泻、便秘、厌食、发热、咳嗽等常见病及小儿近视、遗尿、体质的调理,手法配合肌内效贴疗法纠正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足内外翻等异常姿势,推拿治疗哺乳期乳腺炎、产后乳汁不畅,推拿结合针刺艾灸疗法调理妇科及颈腰椎相关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到周五全天
出诊地点:门诊10层小儿推拿室
END
文字:推拿二科任艳
排版:宣传科康曦
审核:宣传科袁晓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zz/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