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痉挛helliphellip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902/4690927.html

玩命吃钙片,肾兄很烦的

抽筋,喝牛奶、晒太阳、吃钙片……,还抽筋,还疼,到底咋回事,是缺个鬼钙吗?

治病和治国一样,要看到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所以好医生都是好哲学家。

缺钙只是引起抽筋的次要矛盾,不是主要矛盾。不信你仔细检查一下,不光缺钙,还缺维D,缺锌,缺这个,缺那个……

因为运输干线虚弱,供给上不来,虽然一厢情愿的补了一堆钙,结果还是没运进去,反倒加重了肾兄的工作量。

抽筋在中医里属于筋挛、筋缩的范畴。抽筋只是表象,根在血虚不能荣筋,筋燥不得养。

去杖汤,汤好凭的是实力

治疗抽筋,中医里有一剂名方——去杖汤。

去杖汤源于《伤寒论》,人家在《伤寒论》中的大名,叫“芍药甘草汤”,专门治疗筋挛急、筋缩等症,后世医家推崇它好用,干脆起了个网红的名字,去杖汤。

这一传,就是一千多年。

我最早认识芍药甘草汤,源于自己的亲身体会。

大约10年前,说不好是什么原因,我的右腿腘窝里面总是抻着疼,好像里面有东西团在一起,去拍片也没有看出什么。

医生让养着,擦跌打药水,养了半个月也不见好。这时候经朋友介绍,去看了一位中医,人家给开的方子就是芍药甘草汤。

开始时我半信半疑,因为里面只有两味药,谁知道能不能治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吃了几副后,几乎感觉不到疼了,这时才心服口服。

后来学习了刘渡舟先生讲的《伤寒论》才明白,原来筋挛急、筋缩的范围很广,腿抽筋只是其中一个小症状。

刘渡舟先生讲,医院曾看过一个患者,大腿根的鼠鼷部位鼓了个包(就是大腿内侧生殖器两旁),像鸡蛋那么大,包一起来脚就伸不开了。

当地医生给他做了穿刺,也没抽出什么东西。

刘先生一看他,脉弦,脚伸不开,两脚拘挛病在筋,便用了芍药甘草汤,病很快就好了。

原来,筋拘挛成疝,形成了筋疝,用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能缓解痉挛,畅通血脉,自然就好了。

麻溜上汤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四两,甘草(炙)四两。

上二味?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咀(fuju),把药物弄碎或锉末,以便煎服。

这里的芍药要用白芍药。在汉代时,芍药并无白、赤之分,统称芍药。直至宋代,才明确了白赤芍的不同功效。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刘渡舟先生在讲《伤寒论》时,指出芍药甘草汤要用白芍。

芍药和甘草相合,酸甘合化为阴,可以养血平肝,缓解筋脉拘挛,善治血脉拘急疼痛,对于因血虚而引起的两足或小腿痉挛疼痛,有不错的效果。

所以人家有去杖汤的美誉,意思是喝了这碗汤,拐杖扔一边。

注意啦,中药的用量最重要,古今的用量对照是重点中的重点。

再次重点刊登李可老先生在《伤寒论类方汇参》中的剂量对照表。

1斤=16两=克

1两=15.克(临床取15克)

1斗=毫升

1升=毫升

亲们,中医治抽筋,是从运输干线上下功夫,血得养,则筋得养。不得不服,这一战,中医打的很漂亮。

中医和西医,最完美的相处方式,我认为应该是惺惺相惜。

中国古代药王孙思邈曾经说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

美国大医生特鲁多说过: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想不明白中西医关系的,上面名言反复读,读懂为止。

亲们,喜欢导引子的陪伴,就给我点赞,留言,并转发朋友圈,让我们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cs/7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