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散瞳验光,你真的了解吗下
通过上一篇的分享,很多家长都搞明白了我们做散瞳验光的目的是什么。没错,就是通过散瞳麻痹睫状肌来放松调节,从而消除调节性近视,以得到客观真实的屈光度数。
近年来有少部分伪科普文大肆宣传“散瞳验光会对眼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搬出“医院为了和眼镜店抢生意”的阴谋论。。。。
这里杨医生想说:其实散瞳验光对正常健康的眼睛是不会造成任何损伤的。
OK,那么本期内容,杨医生来给大家科普以下几个方面:
1、散瞳药到底是怎么“麻倒”我们的睫状肌的
首先,假设我们的大脑是最高指挥部,当它发现需要看近处的物体时,会下达发动调节的命令。这个时候,“传令兵”,也就是神经冲动会前往睫状肌附近,传达最高指挥部的指令。睫状肌附近的神经末梢在收到指令后,会释放一种叫“乙酰胆碱”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和睫状肌上面的“胆碱能受体”结合就可以启动睫状肌的收缩功能,从而发动调节。
大脑发出指令
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和胆碱能受体结合
启动睫状肌
而散瞳药又叫“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它们的作用机理是抢在乙酰胆碱之前,先和睫状肌上的胆碱能受体结合。这样,乙酰胆碱不能到位,睫状肌就不能收缩,调节就发动不了了。
所以,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睫状肌是坦克,那么乙酰胆碱就是驾驶员,胆碱能受体就是驾驶舱,驾驶员坐到驾驶舱内,就能发动坦克了。那么散瞳药,就像是一群无聊的吃瓜群众,他们会积极的蜂拥而至,抢占驾驶舱,而正牌驾驶员此时被挤在外面,无法进入,那么自然而然,坦克就开不起来了,睫状肌就处于麻痹状态。
但是药物会在人体内不断慢慢的代谢掉,随着体内药量(冒牌司机)越来越少,乙酰胆碱(正牌驾驶员)又会重新结合胆碱能受体,睫状肌恢复了收缩功能,而我们的眼睛,也就恢复了调节。
所以,睫状肌麻痹药(散瞳药)既没有损伤睫状肌肌纤维、也没有破坏睫状肌组织结构,它们只是短时间内使睫状肌不工作了而已。而这种麻痹作用也是完全可逆、可以消除的。那些担心散瞳会伤到眼睛的家长,你们可以不用焦虑了。
2、使用散瞳药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首先,虽然散瞳验光对眼睛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胆碱能受体”,也就是驾驶舱,不仅存在于睫状肌里,还存在于身体的其他部位,比如胃肠道、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作为“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的散瞳药,不光作用在眼睛上,还同时会对上诉其他系统等有轻度影响。但局部滴眼液使用的剂量非常小,一滴眼药水大约只有0.03-0.05ml,所以,只有极个别敏感的个体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面部潮红、胃肠道不适、呼吸急促、心率过快甚至精神萎靡等症状,但这些反应是一过性的,在停药后会马上缓解消失,发生的概率也非常低,所以各位家长也不用太过担心。
眼科医生一般建议在每次滴完药水后,要按压鼻根部3~5分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药物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其次,由于滴了散瞳药后暂时麻痹了调节力,所以看近处会不清楚。因此在散瞳后,不建议近距离用眼。(反正也看不清楚,不如趁机让眼睛休息休息吧)。
最后,由于散瞳后除了麻痹睫状肌外,同时还扩大了瞳孔,所以会出现明显的畏光症状,这个时候就尽量减少户外运动吧,当然,戴太阳镜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有些家长也许会问:“既然散瞳没有影响,我能不能自己配好散瞳药,在家里先给我的小孩点好,医院就可以直接做验光检查了。”杨医生的回答是: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散瞳验光的,一些人群比如儿童脑外伤、唐氏综合征、癫痫、痉挛性瘫痪、闭角型青光眼、部分严重心脏病患者、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过敏者都禁忌使用散瞳药。
而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眼病需要使用的散瞳药也是不同的,所以这里杨医生还是强烈建议先带孩子来眼科门诊根据医生评估后再选择散瞳与否或使用哪种散瞳药。
以下是目前眼科临床三种常用散瞳药
硫酸阿托品
盐酸环喷脱脂复方托吡卡胺使用方法、起效和失效时间
3、哪些人群需要做散瞳验光
1.儿童青少年第一次验光
2.中高度远视、内斜视等人群
3.近期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后感觉近视度数加深的青少年或成年人。
4.屈光手术(近视激光、晶体植入术等)的术前检查
当然,以上只是参考,具体还是以眼科医生的临床评估和判断为准。
4、散瞳验光与配镜的关系
最后,我们来简单谈谈小儿的配镜。虽然散瞳后的屈光度数是一个相对客观真实的度数,但是它不一定是最适合眼镜处方的度数。就好比两个一样身材的人,A喜欢穿的宽松点,B喜欢穿的紧身点,那么裁缝需要在他们的身材尺寸基础上,根据他们的穿衣宽松喜好来量身定做衣服。所以,我们一般需要在散瞳验光结束、待散瞳药药效退干净后,再做一次小孔验光,并综合考虑两次验光的结果后给出最后最适合的眼镜处方。(当然,经验非常丰富的眼视光医生,也可以在散瞳验光的基础上根据经验直接给出眼镜处方。)
这里面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各种玄机奥妙之处,杨医生有机会会在之后的推文里和大家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dwh/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