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房价真的是泉州的竞争优势吗
有一段时间,包括近期,谈及大泉州发展,一些群,包括本人的一些朋友群,甚至一些线下的朋友,都会发出这样的类似的观点或者论点——
“泉州房价低,比福州厦门更能吸引人才!”
“厦门房价全国靠前,已经没办法吸引人才了!”
“相比福厦,较低房价,泉州必然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
……
如此等等!
作为一名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观察者和思考着,本人不禁有这样一个疑问:低房价真的是泉州这座城市的竞争优势吗?
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对于一个人才来说,假如这个人才就是你,那么,你进入一个城市或者说留在一个城市,首要考虑的是什么?
是房价吗?当然不是!最首要的,或者说,最重要的和最前提的,是一份工作。对于大部分人才来说,有了工作,才有其他的考虑,才能谈及住房、家庭等其他的东西。
人口增量,直接展现了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以就以人口增量这一指标来。
以省内福厦泉三座城市常住人口增量看,近年来,人口向厦门、福州和泉州这三座核心城市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不过,相比厦门和福州,泉州吸引的人口增量明显处于下风,目前,年的人口数据尚未公布,让我们以年的人口数据来说明问题—
从数据看,在人口流入方面,泉州要落后福州与厦门,尤其与厦门的差距是比较大。
由此,我们得出的观点是,对于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仅有相对较低的房价是远远不够的。
在查阅了最近5年的数据后,我们发现,从福厦两地,尤其是厦门的常住人口增速看,房价省内第一、全国第三的厦门,非但没有阻挡增量人口和人才流入的速度,反而在最近5年内常住人口净增了43万之多。同期,福州常住人口的增量是30多万,而泉州则是20万左右。而且,在这些增量的人口中,福厦两地,以较为高端的大学生群体为主,泉州则多是制造业相关的产业工人。
由此看来,对于人才来说,房价并不是决定性的和最重要的。
事实上,从全国的情况看,也是如此,一个反常规的现象是——越是房价高的城市,反而,人口,尤其是大学生涌入的数量越多。以高房价的杭州和深圳为例,杭州去年大学生流入了43.6万,深圳则流入超过30万大学生。
为啥这么多大学生,不畏惧当地高房价,而进入这些城市?答案是——就业和事业。
对于人才来说,进入一座城市,能否找到自己的发展平台和事业,这才是核心的决定因素,房价的高低或许只能是排在第二位的。
与泉州传统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不同,厦门的经济结构,以旅游、商业、科技、电子信息、港口贸易、软件、金融等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这些领域,对大学生等人才群体的吸引和吸纳能力,是非常强的。福州,则是以文化、电子信息、高教、商贸、大型国企、金融等为主,其对人才和大学生的吸引力,也是不弱的。
让我们将视野放大到全国,有段时间,网上有一股逃离“北上广深”的热潮,可最后,真实的现状却是,人才却在蜂拥进入北上广深。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较低的房价,当然有比较优势。但本人要说的是一点是,房价,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那些人口、人才涌入较多的城市,房价自然就高;而那些人口涌入较少、甚至人口和人才外流的城市,房价自然难以上涨。
各个城市对人才争夺和吸引力的背后,本质是产业和经济结构之争。当下,要吸引更多大学生群体和中高端人才,仅靠较低的房价,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泉州而言,尽快推动区划调整,完善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各类城市配套建设,推动城市转型和城市品牌度提升,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传统产业,发力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逐步缩短与福厦的差距,才能从根本上吸引更多人才、留住更多人才,才能让人才在泉州找到自己的发展事业。否则,再好再多的政策、再低的房价,人才也不会来,更留不住。
1、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dzz/11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