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的确切病理
痉挛性斜颈在3-5年内趋向加重,持续时间可从1个月到18年,存在很大差异。而后症状有趋于稳定的表现。在稳定之后可能有一轻微的缓解过程。但缓解不明显,常常是不完全的或非持续性的,缓解率大约10-20%,而且通常发生在发病初的一年内。
另外,疼痛在痉挛性斜颈中发生率较高,该特征有助于区分其他类型的局部肌张力障碍,而且与功能障碍相关。在患病过程中,75%的患者在某些时间点存在疼痛,而且这种疼痛是功能障碍的主要来源。疼痛还与头部的持续痉挛转动及旋转程度相关。功能障碍也常由于异常头颈姿势而回避社会交往引起。
痉挛性斜颈中医辨证:一、辨病证认为此病隶属中医痉证、痉风、颤证、振掉范畴。(1)痉证:颈项静止于一个位置,不发生间断抽搐或震颤。其中颈项向侧方倾斜的为斜颈型;颈项向水平方向旋转的为扭转型;向前后方倾斜的为仰抑型。(2)痉风:颈项发作性的抽搐。(3)颤证:颈项在一个角度上做有规律、小幅度、双向运动。(4)振掉:颈项运动方向、幅度和力度均无规律。二丶辨病因病机痉挛性斜颈的病机在于窍闭神妄,痰浊、湿热等病邪阻滞经络,上蒙清窍,或督脉失养、阴虚筋燥,导致神机妄动,经筋结聚无常,拘挛弛纵混乱,而发此病。(1)痰浊内阻:素体脾虚或思虑过度,导致痰湿内蕴,升降失司,浊阻窍络,痰迷心窍,神明被扰,神机妄动而发此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2)气机内郁:五志过极,忧思气结,气机郁滞,郁而生热,热阻清窍,扰动神明,窍闭神妄,致筋脉挛急而成此病。(3)肝肾亏虚:先天禀赋不足,操劳过度,伤及肝肾,导致肝肾亏(4)督脉失摄:颈部过劳,损伤督脉,督脉为诸阳之会,入属于脑,上巅,督脉受损,统摄失司,神明扰动,神气妄乱而发本病。中医辨证:肝风内动等情况。
进一步了解痉挛性斜颈怎么治疗请联系(注:祛痉归元汤并不是成药,是需要医生看过患者的情况之后才能对症用药),来北京面诊,医生每周六出诊一天,来北京面诊需要提前一周以上预约挂号(挂号费80元),地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回南路9号院35号楼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用药治疗。
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dzz/1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