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答截瘫患者如何通过支具ldquo
截瘫行走支具,用于帮助截瘫患者“重新行走”。从而使截瘫患者的心肺功能、消化系统、心态、心理诸多方面都得到了本质性上的变化,尽可能的恢复到常人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9月20日名医堂,邀请到山东省假肢矫形康复中心专家王爱英、李效思,为您讲解截瘫患者如何通过支具恢复重新行走。
一截瘫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
(一)截瘫的定义:截瘫是由于非外伤性或外伤性脊髓损伤(指脊髓胸段、腰段或骶段),在脊髓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使患者丧失部分或全部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截瘫常见的病因:
1.非外伤性:脊柱结核、横贯性脊髓炎、脊髓肿瘤和血管意外、脊髓前动脉的血栓或出血引起脊髓局部缺血等约占30%。
2.外伤性: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损伤、高处坠落、重物撞击腰背部、刀伤枪伤等约占70%。
(三)截瘫的临床表现:
1.脊髓震荡:临床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及反射完全消失或大部分消失。一般经过数小时或数天,感觉和运动开始恢复,不留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
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某些感觉和运动功能。
3.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实质完全性横贯性损害,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包括肛门周围的感觉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运动丧失,称为脊髓休克期。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椎体束征。胸段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
4.脊髓圆锥损伤:正常人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体的下缘,因此,第12胸椎和第1腰椎骨折可发生脊髓圆锥损伤,表现为膀胱、尿道和下肢反射消失、会阴区感觉丧失,而下肢运动与感觉功能存在。
5.马尾神经损伤:马尾神经起自第2腰椎的骶脊髓,一般终止于第1骶椎下缘。马尾神经损伤表现为相应节段肌肉的迟缓性瘫痪及膀胱、肛门括约肌和下肢反射消失。
(四)脊髓损伤程度分级:脊髓损伤严重度分级可作为脊髓损伤的自然转归和治疗前后对照的观察指标。根据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级,目前较常用的是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
ASIA功能分级
级别损伤程度功能
A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保留B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包括腰骶段感觉存在,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一半以上关键肌肉肌力小于3级
D不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一半以上关键肌肉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二截瘫的常见并发症
1.压疮:截瘫病人长期卧床,皮肤知觉丧失,骨隆突部位与床褥之间的皮肤长时间受压,易出现坏死,形成压疮。
2.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
3.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结石。
4.骨质系统并发症:骨质疏松与异位骨化。
5.深静脉血栓
6.体温失调及体位性低血压常见于颈脊髓损伤。
三截瘫的治疗及康复
(一)早期治疗:
1.药物治疗:减轻外伤后神经细胞的变性,降低组织水肿,改善脊髓血流量。
2.手术治疗:解除脊髓的压迫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二)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一般是发病后6~12周内,早期进行呼吸道护理、主被动关节活动锻炼,体位变换、坐位到坐位移动练习、斜床站立治疗等。
2.经过3个月到半年的康复训练后,患者即可佩戴相应的截瘫行走支具进行走路训练。
四截瘫支具的应用:
(一)截瘫支具的功能:稳定与支持功能、助动功能、矫正功能、保护功能
(二)截瘫支具的作用:
1.帮助患者站立、行走和自行坐下;
2.预防或减少泌尿系统的感染;
3.促进排便,增加消化系统的活动;
4.提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动能力,从而扩大社交活动,减轻心理压力;
5.通过每日的站立行走训练,提高循环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加心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6.增强了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有效的防止肌肉挛缩、减少或降低痉挛程度。
7.保持骨密度,防止压疮。
(三)截瘫支具的选择:根据脊髓损伤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支具。
?C1-7可以选择颈托:手功能位支具。
?T8-T12可以选择KAFO(膝踝足矫形器)、ARGO、Walkabout。
?L1-2可以选择KAFO.
?L3-5可以选择AFO(踝足矫形器)、DAFO(动态性踝足矫形器)
KAFO膝踝足矫形器
AFO静踝踝足矫形器
DAFO动态性踝足矫形器胸部脊髓损伤造成的截瘫比较常见,常用的行走支具为ARGO、Walkabout。
成人截瘫行走支具ARGO
成人截瘫行走支具ARGO儿童截瘫行走支具ARGO
Walkabout截瘫行走支具(四)装配截瘫支具的适应症:
1.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没有永久性的痉挛和严重畸形。
2.腰骶段脊柱有良好的灵活性。
3.上肢要有足够的肌力来支撑、训练或使用助行器。
4.通过训练,可以独立站立并支撑体重。
5.X光片显示骨密度良好,不影响支撑躯体的站立和移动。
6.有要重新站立和行走的强烈愿望,有一定的忍耐力和恒心,坚持姿态训练
(五)装配截瘫支具的禁忌症:
1.上肢或下肢严重的挛缩或畸形,并且限制了功能的使用。
2.脊柱不稳定并且无法通过支具治疗。
3.坐立时缺乏应有的平衡能力。
4.自信心不足,缺乏勇气,懒惰的心理,不接受支具。
截瘫的发生,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创伤,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设计定制与之适配的支具,结合专业的康复训练,让患者重新站立、行走,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信心,减轻家庭负担。
王爱英主治医师,山东医科大学本科毕业。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会员。从事假肢矫形器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假肢矫形器的相关诊断、设计及效果评估。曾发表国家级论文3篇,获得科研成果2项。
李效思三级矫形器制作师,中国康复器具协会会员,擅长儿童膝内外翻、儿麻后遗症、儿童扭转矫形器及截瘫矫形器制作与设计,从事矫形器制作20余年,并多次参加国内矫形器学习培训与技术交流,具有丰富的矫形器制作水平。
《名医堂》播出时间每天19点~20点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dzz/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