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急救知识护航幼儿成长襄州区中心幼儿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职工必须具有安全意识,掌握基本急救常识和防范、避险、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在紧急情况下应当优先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为了让教职工进一步增长护理知识,熟练掌握简单易行的急救方法,12月19日晚,我医院消化科黄强主任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急救知识专题培训。
培训内容第一部分是幼儿园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处理,其中包括发热、惊厥、鼻腔出血、中暑、食物中毒等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方法。
第二部分主题为幼儿常见急症的预防和紧急处理,包括气管异物梗塞后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黄医生向大家科普了心跳骤停患者“黄金急救4分钟”的重要意义,时间就是生命,对心跳骤停的患者越早实施心肺复苏术,患者生存的希望越大。在救护车到来之前,要利用正确的急救知识,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为挽救生命做出最大努力。
黄医生浅显易懂、生动实用的讲座不但加强了教职工们对急救知识的了解,而且提高了大家处理突发事件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能够更好的运用这些急救知识对幼儿进行救助以及自救、互救。相信通过此次培训,大家今后在面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时,一定能够做到把握时机,最大程度的保障每名幼儿的生命安全。
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3岁以内小孩应该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二、也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三、如果是成人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四、自救是应该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高热惊厥
由于幼儿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这个时候如果有外界的刺激(高热刺激),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幼儿来说,就会引起引起神经系统的激烈反应,很容易患呼吸道感染或者是其他的疾病感染时发生了高热症状,从而引发小孩子的惊厥症状,因此教师需掌握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惊厥现象的确认:意识丧失,两眼球固定或上翻、斜视,头转向一侧或后仰,口吐白沫,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痉挛性抽动。
处理方法:患儿应侧卧位,解松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氧气吸入,并应快速降温,医院。
“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襄州区中心幼儿园
园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育红路74号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dzz/8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