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载帕魔缠身郭医生妙术解疾苦
年7月24日,我院成功为一例帕金森病患者实施“立体定向双侧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预计术后四周开机,目前患者恢复状况良好。
术后,郭主任认真查看病人情况
患者夫妇与郭医生合影
家住浙江嘉兴的严阿姨,67岁,13年前,严阿姨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肢体僵硬、行走拖步、伴有震颤等现象,发医院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并予以相关药物对症治疗,病情一直没见好转,十几年来,一直是手脚发抖,行走困难,日常生活难受到,期间也没断过药,也常住院调理,备受“帕魔”的折磨。
医院诊疗过程中,一位熟人给她和老伴江大叔说起自己楼上邻居也是这个病,医院手术有好转了,这个消息让江大叔振奋不已,经过准备后随同儿子陪着严阿姨慕名来到了我院。
7月22日,功能神经外科专家杨维干主任接待了严阿姨,杨主任在详细了解她的病情、病史后,安排其完善了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凝血五项、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全面细致的相关检查,初步诊断为帕金森病Ⅲ级。随后,杨维干主任联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唐镇生教授、医学硕士郭荣增医生、功能神经外科资深专家侯延发主任等多名专家进行联合会诊,探讨患者病情,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患者目前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又因患者双侧肢体均有症状,建议行双侧脑起搏器(DBS)术,可达到同时治疗的目的。
为患者安装上立体定向头架
7月24日,医学硕士郭荣增医生主刀为严阿姨实施了“立体定向双侧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即DBS术。术前,病人在局麻下安装立体定向头架,行核磁扫描,并计算双侧丘脑底核靶点坐标,而后,病人进手术室在全麻状态下,郭医生先对患者行脑深部电极植入,术中刺激后肢体活动明显好转,震颤消失,继而致全麻进行脑起搏器植入。经过医务人员几个小时的共同努力,术程顺利,手术圆满成功,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术后监护。
郭主任为患者植入电极
术后,因“微毁损效应”,严阿姨肢体抖动明显减轻,步态明显改善,自觉原有的各方面症状都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严阿姨可自行行走,患者本人及江大叔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于8月3日顺利出院。
DBS介绍:
DBS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最新外科技术,标志着帕金森病的治疗进入了微创手术神经调控时代。该手术利用立体定向将高频刺激电极植入患者脑深部特定的神经核团,通过刺激发生器产生高频电脉冲,对核团进行慢性电刺激,从而达到治疗帕金森病的目的。多年的临床研究显示:DBS治疗帕金森病(PD)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一是可控制帕金森病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症状;二是减少口服药物的剂量;三是能明显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和能力。
医生推荐:
郭荣增医学硕士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
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医院、医院及医院进修,师从多位国内资深神经疾病专家,在神经外科急重症、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疾病、精神疾病、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手术,脑瘫FSPR手术及癫痫的外科治疗等神经外科疾病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获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
擅长领域:擅长立体定向、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手抖、梅杰氏综合症、强迫症、痉挛性斜颈、肌张力障碍等;FSPR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痉挛性偏瘫;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癫痫灶切除及(VNS)调控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
—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hl/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