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认识冷疗法
一、概述
1、定义:应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因子(冷水、冰等)刺激皮肤或粘膜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2、生物作用:
瞬间的冷作用:兴奋性增高持续的冷作用:兴奋性降低
二、治疗作用
(一)、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兴奋作用
如:急救时用冷水喷面,促进昏迷病人的苏醒;
冷水冲浴:强健身体。
2、抑制作用
(1)、持续的冷作用:兴奋--抑制--麻痹;
(2)、局部持续冷疗阻滞周围神经传导;
(3)、持续低温使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
(二)、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1、作用机制
(1)、交感反应:局部皮肤受到寒冷刺激时,通过轴突反射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并通过脊髓反射引起对称部位或深部血管的反应
(2)、防卫性反应:局部冷刺激的时间达到15min~30min时,血管会出现节律性地收缩和扩张
2、对周围血管的作用
(1)、促进作用:短时间的冷刺激后,受刺激部位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出现反应性充血、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可防止局部组织因缺血而导致损伤;
(2)、抑制作用:当较长时间冷疗(超过15min~30min)、皮肤冷却到8℃~15℃时,血管的舒缩力消失,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外周血流量明显减少,皮肤发绀变冷。
3、对心血管的作用
(1)、对心功能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不造成过度的负荷
(2)、对心脏局部进行冷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4、对血压的影响
(1)、局部或全身冷疗可使外周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
(2)、对血压正常的病人,血压升高不超过10mmHg;
(3)、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受影响较大,甚至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三)、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促进作用:腹部冷敷4min~18min,胃肠道反射性的活动增强,胃液及胃酸分泌增多
2、抑制作用:饮用冷水时,胃血流量降低,胃液分泌减少,胃的蠕动减少
3、止血:可在胃出血病灶局部行冷敷止血。
(四)、对肌肉的影响
1、兴奋作用:短时间冷刺激,对肌肉组织有兴奋作用,促进骨骼肌收缩
2、抑制作用:长时间冷刺激,可降低肌张力,降低肌肉收缩、松弛速度和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
(五)、对皮肤及组织代谢的影响
1、降低皮肤温度:出现刺痛感--皮肤麻木变白而发硬严重时出现水疱
2、影响组织代谢:局部组织温度降低;组织的代谢率下降;耗氧量减少;炎性介质活性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减轻。
(六)、对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影响
1、影响炎症反应
(1)、促进局部组织血管收缩,降低组织代谢,抑制血管的炎性渗出和出血,缓解疼痛
(2)、对急性炎症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
(3)、对亚急性炎症患者,可造成局部组织的损害
2、影响免疫反应:
(1)、局部冷疗可以降低炎性介质的活性
(2)、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寒冷性荨麻疹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三、治疗技术
1、仪器和设备:冷疗仪器;冷疗制剂;其他:水袋、冰块、冰敷袋等。
2、治疗方法:冷敷法;浸泡法;喷射法;灌注法和饮服法。
四、临床应用
1、适应证:疼痛和痉挛性疾病;软组织损伤;内脏出血;烧伤烫伤的急救治疗;早期蛇咬伤的辅助治疗;其他。
2、禁忌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严重高血压病,心、肺、肾功能不全,动脉硬化;冷变态反应者,对冷过度敏感者,致冷血红蛋白尿患者;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皮肤感觉障碍,言语、认知功能障碍者慎用。
3、注意事项:治疗前需对病人说明治疗的正常感觉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采用冷治疗时,应防止过冷引起冻伤;在进行治疗时要注意非治疗部位的保暖,防止病人受凉感冒;喷射法禁用于头面部,以免造成眼、鼻、呼吸道的损伤。
石大夫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hl/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