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原发性斜颈,民间俗称“斜头”、“歪脖”。其临床表现是以患儿头向患侧倾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其特征。本病早期推拿治疗疗效较佳,但如果病程超过1年.且畸形明显者,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本病与产伤、孕时胎位不正或胎儿过大活动不利以及产时头位不正有关。孕时胎儿在子宫内头部向一侧偏斜,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液供应,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或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导致肌肉挛缩,或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从而造成斜颈。此外,还有部分患者与先天性遗传缺陷、肌内感染性炎症等因素有关。
患儿在出生后马上或数日,可发现其头部向一侧偏斜、面部旋向健侧,颈部一侧可发现梭形肿物,呈条索状或卵圆形,继而患侧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僵硬,头颈活动旋转受限。颈部伸直时出现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
(一)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软坚散结。
(二)基本手法:推、揉、拿、扳法。
(三)操作方法
1.操作部位以局部为主,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侧胸锁乳突肌硬结处作捏揉法5~10分钟。
2.自患侧胸锁乳突肌起点至止点作推揉法3分钟。
3.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反复操作数次。
4.双手托住患儿头部向患侧转动,反复操作数次。
(四)方义:推揉及拿捏患侧胸锁乳突肌,能舒筋活血,改善局部血运供给,缓解肌肉痉挛,促使肿物消散;伸展牵拉患侧胸锁乳突肌,能改善和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家属可经常在患侧胸锁乳突肌作被动牵拉伸展,或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与头面畸形相反方向的动作加以矫正,如喂奶、睡眠的枕垫或用玩具吸引患儿的注意力等,都有利于纠正姿势。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实用中医推拿学》,作者/罗才贵。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投稿请添加大头18
”点击下方图文或者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了解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hl/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