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占位性病变一例,答案揭晓

临床病史

患者:57岁,男性现病史:患者一月前因腰痛、胃胀、医院行CT、MRI检查发现肝占位。实验室检查:WBC:7.23×10^9/L(参考值4.0-10.0)CA19-9:5.13U/ml(参考值0.0-27.0)AFP:7.85ng/ml(参考值0.0-7.0)CEA:1.47ng/ml(参考值0.0-5.0)

乙肝(-)丙肝(-)

影像学检查

病理

术中所见:无腹水,肝周组织粘连,腹膜未见肿瘤转移结节,腹腔未探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肝无明显硬化,肝右叶Ⅴ段与Ⅵ段交界处可见一灰白色肿物,大小约2.3×1.9cm,突出肝被膜。

病理:(右肝5/6段交界处肿物)肝孤立性坏死性结节。可见大量淋巴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纤维母细胞增生。结合抗酸染色结果,不支持结核,未见明确恶性证据。

讨论

肝脏孤立性坏死性结节(solitarynecroticnodule,SNN)是一种肝脏非肿瘤性良性病变,发病率较低,患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为偶然发现,少数可伴有腹部隐痛等不适。SNN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推测与血管病变、感染或免疫反应等造成的肝组织坏死引发的集体防御反应,纤维包裹并局限化有关。SNN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其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与部分肝脏肿瘤难以鉴别,易发生误诊,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术。SNN多为边界清晰的单发结节,少数可多发,切面呈灰黄色、灰白色或土黄色,部分可见含液体的小囊腔。镜下可见纤维包膜中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呈大片状单纯凝固性坏死,部分结节中央有裂缝状液化性坏死物质,并可见钙化。SNN好发于肝右叶浅表部位,直径一般小于3cm,呈类圆形或迂曲管状。超声多表现为低或略低回声,少数为略强回声,内部回声可均匀或不均;CDFI无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病灶无明显强化,周边可见动脉或门脉期环形强化;部分边界欠清,易出现误诊。CT平扫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结节,内可见颗粒状的更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脉期无明显强化,其内颗粒状更低密度影显示更清晰,延迟期多数无强化,少数可见边缘强化。MRI表现可分为三型:单纯凝固型坏死型,伴液化性坏死型,多结节融合型。T1WI呈等或低信号,由于病变内主要为凝固性坏死,T2WI多为低或等信号,若合并有液化坏死则可见稍高或高信号斑点区,增强扫描一般无明显强化或仅病灶周边在延迟期有环形强化,部分病变在平扫时可显示不清,易造成漏诊,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更直观地观察病灶。SNN常需要与肝脏乏血供病变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典型表现为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强化及渐进性强化,临床还可根据ICC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指标等加以区分。肝内乏血供转移瘤常为多发病灶,有原发肿瘤病史,增强扫描强化特点与原发肿瘤相近。肝脏感染性病变常有感染症状及相应的实验室指标改变,病变边界常不清楚,T2WI上尤为明显。

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SNN且病灶较小者,可影像学随访观察。对于诊断不明确,病灶较大、恶性肿瘤不能除外者需手术切除。不主张在不明确病变性质的情况下行介入治疗。本病预后良好,切除后不复发。

长按下方扫描指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ys/103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