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
1.大肠杆菌病:严重的大肠杆菌感染会造成急性败血症,肝脏、心脏的周围形成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性包膜,又称作包心、包肝,包膜肥厚、混浊,发病期不易剥离,病后期易剥离,肝脏肿大呈棕红色或黑红色;腹腔有腐臭味。2.沙门氏菌病:各日龄鸡易感,在急性或慢性病例中特征性病变为肝、脾显著肿大,肝脏呈绿褐色或青铜色,俗称“青铜肝”;质脆,被膜下可见针尖大或粟粒大白色或淡黄的坏死灶。雏鸡多发生1-14龄,肝脏肿大,覆盖1/2以上的腹腔,表面可见多量点状出血或灰白色灶性坏死点和坏死结节。青年鸡、产蛋鸡的变化是肝脏肿大至正常的数倍,腹腔70%~80%部分被肝脏覆盖,质地极脆,一触即破。被膜上可见散在或较密集的小红点或小白点.腹腔充满血水或血块,心包膜呈黄色不透明。3.鸡霍乱:鸡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成年鸡最易发生。肝脏的特征性病变为:肿胀、质脆、棕色或黄棕色,散布有许多灰白色、针尖大的坏死点。4.流感:流感病毒会造成全身性出血。肝脏肿大出血,上有扇形分布的黄色条纹,质地极脆,一触即碎,似豆腐渣样。5.鸡马立克氏病: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组织增生性肿瘤疾病,2-7月龄为高发期。肝脏比正常肿大3~5倍,表面可见灰白色斑驳状肿瘤灶或弥漫性肿瘤结节。心脏、肺脏、腺胃、脾脏、肾脏、卵巢等内脏各器官广泛形成肿瘤灶。
6.鸡淋巴细胞白血病:由白血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性传染病,又称“大肝病”,发病一般在24~40周龄左右,肝脏异常肿大,可覆盖整个腹腔,主要是肝、肾、脾、形成弥漫性肿瘤病灶,肿瘤表面灰白色且光滑、切面灰白色。7.鸡包涵体肝炎:是由包涵体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春秋两季多发。病鸡出现贫血与黄疸,感染后3~4天突然出现死亡高峰,经3天后死亡减少或逐渐停止。特征性病变为肝脏稍肿大、肥厚、褪色,呈淡褐色或黄褐色,严重的就好像煮熟的鸡蛋黄,质地脆弱,中后期表面有密集的小出血点和出血斑,肾脏肿大但不严重。全身浆膜、皮下、鸡肉等广泛性出血,长骨骨髓呈土黄白色等。8.鸡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病鸡冠变成蓝紫色或黑色,所以又有“黑头病”之称,病鸡排出似硫磺样浅黄色或浅绿色或灰褐色的稀粪便。急性病例排出的粪便带血或完全是血液。特征性病变局限在盲肠和肝脏,典型病例可见盲肠肿大,肠壁肥厚紧实,盲肠黏膜发炎出血,形成溃疡,表面附着干酪样的坏死物质或形成硬的肠芯。肝肿大,表面形成一种园形或不规则的稍稍凹陷的溃疡灶,溃疡呈淡绿色或淡黄色,边缘稍有隆起。病灶的大小和多少不一,自针尖、绿豆大至指甲大不等,散在或密布整个肝脏表面,有时可互相连接成大片的溃疡区。9.脂肪肝综合征。多见于产蛋母鸡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多发生在产蛋率高的鸡群或产蛋高峰期,多因摄取能量过多,发病和死亡的鸡大多过度肥胖,病死鸡的皮下、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大量脂肪沉积,肝脏肿大,边缘钝园,病初呈黄色油腻状(又称作脂肪浸润),随着病情的发展,肝脏有出血点或血肿,质地极脆,易破碎如泥样,病情严重时肝脏破裂出血,在肝脏周围有多量血凝块将肝脏包裹。10.中毒性疾病:有毒物质(包括药物)绝大部分在肝脏里被处理后变得无毒或低毒。如果长时间而且大剂量地使用某种药物,会造成对肝脏的损害,肝脏严重肿大、变硬,肝表面呈不均匀黑红色或灰褐色,有时腹腔蓄积大量灰白略带微黄色液体。
国外治疗白癜风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呀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ys/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