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肌性斜颈真的只能做手术么

浙江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m.39.net/pf/a_4580330.html

代诉:宝宝出生后10天左右就发现宝脖子左偏,颈部左侧有一个疙瘩。

病史:患儿出生后家长发现颈部左侧有一个包块,颈部左侧偏歪,颜面稍有右侧旋转,经西医医生检查,诊为“小儿斜颈”,建议2周岁左右行手术治疗。今家长来我处诊断治疗。

检查:患儿头部左侧偏斜,顔面向稍有右侧旋转,颈左侧扪及一硬性肿块,不游离,超声检查显示,左胸锁乳突肌肿大10*9mm,

诊断:肌性斜颈

孩子妈妈

医生,你看我家宝宝这个怎么回事?

冯博士

小儿肌性斜颈,是小儿临床常见的颈部病症,医学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中医病名称“筋瘤病”,小儿斜颈是因某种原因导致颈部一侧肌肉(胸锁乳突肌、或斜角肌,或半棘肌)的肌纤维性挛缩,出现患儿颈部向一侧编斜畸形,颜面向对侧旋转,有的还伴有一侧脸、眼、耳发育不对称的一种病症。

孩子妈妈

西医医生说让我等宝宝2岁左右去做手术,我想等那么久,怕耽误,想问问中医怎么处理,能不能完全恢复,会不会复发呢?

冯博士

本病早发现早治疗,越早治疗越好,婴幼儿期采用保守治疗,通过小儿推拿可以让宝宝恢复到正常人水平,一般疗程大约1-3个月,大多数疗效满意。1岁后,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则采用手术治疗。

治疗:患儿幼小,只能推拿治疗

手法:用摩、揉,捏,捻、滑推、提弹、侧扳法。

操作:将患儿抱于怀中,或平放于治疗床上,暴露颈部,操作者清洁双手,患侧颈部用上专用婴儿爽身粉保护局部皮肤。向用轻柔缓和的手法摩、揉,捏,捻、患侧颈部3~5分钟,包块部多操作,继用滑推、提弹手法处理包块部,最后用侧扳、牵拉手法调理颈部,手法治疗结束。

注意:1、手法操作过程中,要轻、柔、缓和。保护皮肤完好。

2、要配用推拿介质(婴儿爽身粉、按摩油等)润泽局部皮肤。

3、全程推拿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

4、每天推拿1-2次。

发病原因

病因不详,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1)分娩时受产道挤压,或使用助产器不当,伤及一侧胸锁乳突肌,形成血肿后机化,继而挛缩。

(2)宫内胎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承受过度的压力,胸锁乳突肌内静脉的急性梗阻,致局部缺血,继而过度退化,为纤维结缔组织所替代。

(3)胚胎发育中,中胚层肌发育不良,有的为肿块,有的无乳突肌肌纤维。

(4)出生后护理不当,习惯于某种姿势睡卧,形成习惯性、姿势性体位性斜颈。

临床表现

婴儿出生后,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有梭形肿块,较硬不活动,有的1个月或几个月后发现头向一侧偏斜,下颌转向对侧下方。发现时有的患儿的乳突肌呈条索状,无肌肉发育。胸锁乳突肌纤维性萎缩变短呈条索状。牵扯拉枕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面部健侧饱满,患侧变小眼睛不在一个正确水平线,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

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1)持续的胸锁乳突肌挛缩,头部旋转活动受限超过l2~l8个月;

(2)持续性的胸锁乳突肌挛缩伴进行性一侧面部发育不良;

(3)超过1岁半以上发现的肌性斜颈,或经保守治疗1年未改善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法:

(1)胸锁乳突肌松解术:5岁内可单纯行锁骨头和胸骨头切断松解术,大于六岁需加做乳突头松解;

(2)胸锁乳突肌Z形延长术:为了使病人术后颈部外形美观,有些学者采用胸锁乳突肌“Z”形延长术。

预防

婴儿时要左右手轮换抱及喂奶,变换睡觉的方向,避免形成习惯性斜颈。

小儿不宜过早直抱,防止发生姿势性斜颈。

体位护理:家人或保姆要根据不同的病变位置,选择自己在喂奶和睡觉时的位置关系。比如说孩子是右侧斜颈,就要在喂奶和睡觉时把孩子放于您的左侧。

冯跃博士门诊时间

不药堂良药仁心中医诊所:

周一、三、五晚上6点--9点,周二、四、六下午2点--5点30;

成都中医药大学名医馆:

周三、周五下午2点--5点30:;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zlyy/9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