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经芳聊师芳疗防治凶险的高热惊
胜利
这次的流感延续的时间非常久,引起持续的高烧症状,不少婴幼儿因体质内热痰盛导致高温惊厥,家长们都人心惶惶,夜不能寐,就怕孩子烧坏掉了脑子变成终生遗憾!
幼儿惊厥在古时候叫惊风,《红楼梦》第八十四回中的巧姐就有过一次:
“一时吃了饭,都来陪贾母到凤姐房中。凤姐连忙出来接龙进去。贾母便问巧姐儿到底怎么样。凤姐儿道:只怕是抽风的来头。贾母道:这么着还不请人赶着瞧!凤姐道:已经请去了。贾母因同邢、王二夫人进房来看,只见奶子抱着,用桃红凌子小棉被裹着,脸皮趣青,眉梢鼻翅有动意。”
巧姐因痰热而酿成了惊风。惊风就是现在说的惊厥,它是儿科急症中的常见病症之一,是以频繁抽搐和神志不清为特征的一种症候,又称“抽风”。
临床表现常为意识突然丧失,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及四肢强直性或阵发性痉挛或不停地抽动,一般经数秒或数分钟自行缓解,也可能反复发作或持续这一状态,惊厥时间过长可造成脑细胞长期缺氧性损害。
所以很多家长口中所说的“烧坏了脑子”大部分与“抽风”有关。
香花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高热惊厥?
从西医角度来定义的话小儿高热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
1~5岁多见,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高热容易引起惊厥。临床表现多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如果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
其实也就是中医学中的“惊风”,按照八纲辨证,病有急有缓,证有虚有实,有寒有热,因为小儿大多因此起病急暴,统称“急惊风”。
主要由于小儿①感受时邪→当下的病毒,内化生热,热生风痰;②食滞痰热→喂养失当,火盛生痰,痰盛发惊,惊盛生风。
主要的处理角度在心、肝二经。
急惊风无论是“外扰还是内患”大多都属内火旺盛。发作之前我们能够通过症状寻摸到一些蛛丝马迹,把威胁扼杀在摇篮里。
先兆表现为口渴,口臭,烦躁,易怒,脾气大,爱哭闹,大便干燥硬结或者便秘,大便很臭,小便黄赤,舌苔黄厚腻等一系列上火的现象。
胜利
凤姐说“只怕是抽风的来头”,证明巧姐还未出现抽风,但已经有这个征兆。
红楼梦中的人物大多都有一定的中医基础,能判断病症的发展,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而现在的家长大多并没有这种能力,只知道退烧,但退烧药并不能很好的预防惊厥的发生,因为除了发烧引起惊厥之外,内在的体质变化是引起惊厥的主要成因。
巧姐是什么症状呢?原文说:脸皮趣青,眉梢鼻翅有动意。可见是病势比较凶险的惊风。
这里的“趣青”意思就是很青,中医所讲的五色,青属木,五脏当中肝也属木,风也是属木的。所以面色发青就是说巧姐出现了肝风内动之象,况且她“眉梢鼻翅微有动意”,这明显是抽搐、气喘的前兆表现。所以王夫人判断为惊风,只不过巧姐还没有彻底抽起来。
并不是所有的发烧都一定会惊风,也不是所有的惊风都一定是高烧。
香花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急惊风?从体质来看湿热、痰湿、以及气郁。
痰湿质小儿体型偏胖,喉中老有痰,容易困倦,没有精神;湿热质小儿体型偏胖,脸色红润易生痤疮,多汗粘手;气郁质小儿体形偏瘦,常感闷闷不乐,两胁部胀痛,胸闷。
湿热、痰湿体质小儿由于本身湿浊阻滞,气机不畅,极易由外邪引动内风,从而出现惊厥、抽搐、咯吐痰涎等急惊风之症;气郁体质的小儿,则多由于气机不畅,导致水液代谢异常,聚为痰浊,感触外邪郁而化热,引发急惊风。
所以如果孩童属于以上三种体质,在感冒发烧时,家长就需要观察症状防范于未然了。
降火平肝滋阴就是急惊风的治疗思路。
滋养肝阴的马鞭草酮迷迭香,平肝降火的波旁天竺葵,辅助滋养心血的岩兰草,心肝共济的真实薰衣草,最后配合化痰去湿热的芫荽种子。
痰湿质的孩童加入豆蔻化痰除湿,湿热质的孩童加入柠檬草健脾去热,气郁质的孩童加入佛手柑疏肝行气。
精油联合纯露双管齐下,精油调配成敷包使用在肝脾上腹,一天3-4次,每次30mins;纯露每天30ml加入-温热水中,每天饮用就可以让蓄势待发的高热惊厥半路夭折。
胜利
“邢大夫同贾琏进来,给贾母请了安,方进房中。看了出来,站在地下躬身回贾母道:妞儿一半是内热,一半是惊风。须先用一剂发散风痰药,还要用四神散才好…这里煎了药给巧姐儿灌了下去,只听喀的一声,连药带痰都吐了出来,凤姐才略放了一点心…”
巧姐的病理是内有痰热,外感风寒,引动了肝风,所以先要祛痰。
祛痰很快的办法就是吐法,在中医中常见,在芳疗中也常有。
现在孩子大多饮食中甜食奶制品居多,添加剂居多,容易在肠道中形成粘液痰湿堵塞气机造成内热痰堵,继而引起脾胃热盛,引发肝火旺盛风动现象。
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的温差变大,加上血气受阻不得很好的运行,皮肤和筋膜舒张开来,外部冷气容易进入体内,出现常见的内热外寒的感冒甚至肺炎现象。
儿科通常都很紧急,发展迅速,用慢慢化痰的方式让体内自行吸收排出太慢,所以常用催吐的方式来迅速解决痰堵的问题,继而再来平肝潜阳,镇心安神。
香花
除了平肝心之火,健脾化痰也是处理急惊风的重要面向。
脾胃居于中焦,为后天营养之本,水液升降枢纽。
因此,外感内伤,饮食失节,致脾失健运,升降功能失调,水谷精微“化失其正”,则聚湿生痰。脾气虚弱,体中有湿,留中滞膈,成“生痰之源”。
《景岳全书》中论:“脾家之痰,则有虚有实,如湿滞太过者,脾之实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气虚也”。
由此可见,脾胃的功能失调,是痰证发生发展的根源。
所以化痰需要除湿,除湿同时补脾气,处理生痰之源以及储痰之器。
肺脾双治的豆蔻配合降心火同时滋肝阴永久花再加上补脾气化湿邪的广藿香,刚好是芳香疗法中化痰除湿的氧化物+酮类这组黄金搭,另外健脾温中的姜,行气化湿的山鸡椒,祛痰温阳的黑胡椒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减精油。
胜利
都是可以吃的香料呢…
香花
马告鸡汤,胡椒牛排,想想都美~
胜利
小心积食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zz/6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