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经丨脾俞穴腹胀黄疸呕吐泄泻

北京天医中医药研究院专注道医丶针灸,正骨,药物疗法,徒手整形,产后修复,催乳,艾灸等中医技能培训。

本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本经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脾俞穴(Píshū)

足太阳膀胱经

BL20

脾之背俞穴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1步:正坐或俯卧位;第2步:取一线过肚脐中点,水平绕腰腹一周;第3步:该线与后正中线交点,即为第2腰椎;第4步:从第2腰椎棘突垂直向上推3个椎体,即是第11胸椎棘突;第5步:在第11胸椎棘突下有一凹陷,此凹陷旁开2横指(食指、中指并拢,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二指宽度为1.5寸),即为本穴。

①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肠腑病证;②背痛;③肾下垂,月经不调,糖尿病,肾炎,小儿夜盲,荨麻疹。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50℃;艾条悬灸时间:10-15分钟;艾炷灸时间:5-7壮。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溃疡、胃炎、胃痉挛、神经性呕吐、肠炎等。配中脘、三阴交、足三里主治呕吐;配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关元俞主治泄泻;配肾俞、三阴交主治消渴。配足三里,治腹脱、便秘。

斜刺0.5~0.8寸。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互联网。由天医传承整理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喜欢此文章请转发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dzz/83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