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未来5年发展档案密PDF

年-年“十三五”时期

是成都聚力建设

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五年

也是成都发展史上

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年-年“十四五”时期

一个新的5年即将来临

成都准备怎么干?未来的机遇在哪里?

一份城市发展档案流出……

速看!!

12月26日-27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明年,是一个崭新的五年起步。热气腾腾,机遇在前。

全会期间,来自成都各级部门、各个区(市)县的普遍共识是:在成都的新发展阶段,开放将成为最大的变量,创新将成为最大动能,消费将成为最大的潜力。

未来五年的成都蓝图,请查收!

5

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建议》提出,“两区一城”成为创新主阵地和转型新动能,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战略支撑。

东部新区着眼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标识度

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路径

划定天府奥体公园核心呈现区、丹景湾新镇示范区、

机场北城市门户区、龙马湖CAZ起步区

四大重点发展区域

为在“十四五”时期迎来全面大发展

创造条件、积蓄动能

天府奥体公园效果图

成都高新区要在“两区一城”的建设中

加强主导产业的创新策源能力

同时以功能区为抓手

真正推进实现从行政区经济

向功能区经济为路径的高质量转型升级

同时要更高站位谋划思考

如何打破行政区界限

在重庆、成德眉资,甚至长江经济带上

以功能区经济为抓手

实现资源和产业向腹地延伸

四川天府新区

要瞄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实施政策

争取更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和大科学装置落地

高水平建设天府实验室

引入更多技术应用研发机构

努力打造创新策源和高科技服务业的新高地

成都科学城作为“一核四区”的核心

要为整个成都甚至四川、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产业协同发展赋能

充分发挥天府新区国家级新区战略平台作用

以协调为新形态的融合性发展先行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面临的最重大战略机遇。

未来五年,如何进一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成为此次全会讨论的热词之一。

推动形成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新格局

要提升同城化的话语权、活化同城化的跨界度

激化同城化的软实力、创建同城化综合试验区、

加快构建区域空港物流、轨道交通、高快速路“三张网”

加快推动“三区三带”发展

未来五年

成都将做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

构建成渝多层次快速交通网络、

推进成德眉资交通运输同城化、

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推进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建设

为推动人力资源优势叠加

要加快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高质量发展

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要补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条和短板

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要抓手

以“三区一地”为抓手,实现农业+

充分挖掘农业农村的发展空间

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

打造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立体山水公园城市形态

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长江上游一道生态屏障,“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成都,自古以来,绿色就是这座城市的鲜明底色。

“十四五”期间

将持续涵养生态、美化生活

塑造蓝绿交织城园相融的城市形态

夯实承载幸福美好生活的生态本底

促进城市自然有序生长

到年

成都还将规划建设公里的天府绿道

串联起市民“回家的路、上班的路”

将加快编制形成龙泉山“十四五”规划

争创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筑牢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生态安全屏障

龙泉山万茶路摄影/刘斌

进一步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

尽快启动“熊猫之窗”、龙泉山生态世界公园、

海底捞全球总部等一批重大生态文旅项目建设

不断优化提升“城市之眼”丹景台景区

支持做优做强龙泉山民宿等本土生态文旅新名片

龙泉山凉风垭摄影/袁浩

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补齐生态环境质量短板

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成都创新研究院等重大项目

构筑西部地区生态创新策源地

以高端环保科研平台主动配置要素资源

摄影/嘉楠

在“十四五”期间

可以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建设、

打造一批生态旅游的示范区

比如蒲江可以打造生态旅游度假区

彭州围绕中医药材打造休闲旅游区

大邑打造文博旅游体验区

下一步,引进一批高级度假酒店和一批民宿聚集区

摄影/李辉

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先行区

踏上新征程

要高标准高质量编制

成都“十四五”国际对外交往规划

加快建设国际资源集成转化高地

切实将国际资源转化为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动力

将实施“国际资源引入计划”

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吸引更多的国家

在蓉设立领事机构、商务代表机构等

实施“全球友城优选计划”

力争与更多“重量级”城市结好

争取成都加入更多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用好国际机构资源,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不断讲好“成都故事”

推动以公园城市为代表的“成都方案”走向国际社会

全球推广“成都理念”“成都经验”

天府国际机场的投运对成都和四川来讲

会起到一个引擎性的作用

为航空的相关产业提供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要将中欧班列的通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通过通道建设统筹

金青新大港区、整个“北改”区域

辐射德阳区域的产业发展

青白江国际铁路港作为开放枢纽

要体现亚蓉欧陆港主枢纽的功能和地位

着眼于成都成为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中心

发挥好开放平台的作用

助力成都建设泛欧泛亚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以共享为新局面的人本化发展先行区

“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的新期待。”这是与会代表对《建议》的普遍评价,主要体现在一个个的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天府奥体公园为了奥运梦而建

明年很多的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都将成型成势

成都体育学院项目也将完成,年投入使用

此外,三岔TOD片区的林栖公园、汇流公园基本成形

体育公园一期、三岔湖边的探索公园

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和消费场景也在加紧推动中

要大力推进城市宜居

坚持民生优先

建立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

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快速发展

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解决好大城市的住房问题

成都“十四五”期间的教育规划编制

坚持全域全生命周期现代教育理念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努力在破解群众关切、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dzz/88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