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DT的主要临床特征为不自主运动及其所致的异常姿势,以及由此引起的疼痛。不自主运动为重复而模式化动作,通常呈轴性扭转,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其速度、幅度、节律、扭转强度及累及肌肉群的范围是变化的。发作无规律性,间歇时间不定,休息或睡眠时症状消失。临床表现随发病年龄、病因和受累部位的不同而异,病变仅累及躯体某一部位时,表现为局限性DT;范围较大者,可呈节段性、偏身性或全身性DT。
其中局限性DT仅累及眼轮匝肌者,称眼睑痉挛;累及口周及下颌肌群者,称口‐下颌DT;累及咽喉部肌群者称痉挛性构音障碍;累及颈部肌群者称痉挛性斜颈;累及前臂和手部,称为书写痉挛。偏身性DT是指同侧上下肢的肌群受累,多为继发性原因造成。全身性DT是指疾病累及3个或3个以上肢体以及头颈、躯干部肌群。DT可以按照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DT。一般认为原发性DT病因不清,很少有神经系统损害体征,脑部影像检查没有病理性损害;继发性DT可有接触药物或毒物史,外伤或脑血管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发现认知障碍、构音困难、共济失调、锥体束损害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生化代谢异常,或MRI、CT扫描发现颅内病灶。
尹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医院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青年人才奖。荣立三等功一次。医院后备人才库。
擅长:功能神经外科,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核团毁损手术,细胞移植手术),肌张力障碍疾病的外科治疗(包括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特发性震颤和梅杰综合征等),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和神经调控治疗),顽固性疼痛的外科治疗(包括三叉神经痛、神经损伤后疼痛、癌痛等),面肌痉挛,脑瘫的外科治疗,颅内肿瘤综合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活检、内放疗手术和免疫治疗),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疾病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hl/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