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功能成像技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病种繁多,病变复杂,因而除了常规解剖图像之外,需要更多的功能序列来辅助诊断病变。SWI由于其序列特点,广泛应用于低流量血管畸形、血管瘤、多发细小出血、退行性病变、铁沉积的评估、肿瘤的血管评价等病变,相比于常规MRI及MRA检查更敏感,而实时的相位图信息能够准确地鉴别出血与钙化,因而SWI已经成为MR神经系统最常用的功能成像技术之一。
SWI原始图经后处理可得到幅度图、相位图及血管图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是利用不同组织间磁敏感性差异而产生对比增强机制的新成像技术。它是一种3D梯度回波序列可以获得相位图像和幅度图像,具有三维、高分辨率、高信号比(SNR)的特点。只要造成局部磁场不均匀,就会产生磁敏感效应,SWI图像就会有显示,表现为低信号。
那么哪些疾病可以让SWI精准检出呢?就让小编带您了解以下病例:
病例一:血管畸形
左侧顶叶平扫见不规则混杂信号,SWI呈明显低信号,T1WI可见流空血管影。
***静脉畸形
隐匿性血管疾病是一类很难发现的血管疾病,有时甚至在注入对比剂后都不能显示,但下图是未注入对比剂的SWI上,可以清楚观察到一个小的血管瘤呈蜘蛛网样改变。
病例二:海绵状血管瘤
左枕叶见小圆形混杂信号,周边可见T2WI低信号环,为反复出血含铁血黄素所致,SWI呈明显放大的低信号。
病例三: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T1WI、T2WI均未见明确异常信号,FLIAR脑沟内可见条形高信号,这时加扫SWI,结果自然揭晓,SWI呈明显低信号,便明确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CT对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是特别敏感,这时SWI的优势便得以显现,对其出血的敏感度非其他检查手段所能及。
病例四:两侧小脑半球血肿
新生儿、小脑左侧半球见小片状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考虑出血,加扫SWI发现不仅是小脑左侧半球有明显低信号,小脑右侧半球亦可见明显低信号。
病例五:脑梗塞
脑梗塞的治疗原则是尽早溶栓,但是如果脑梗死导致局部血管破坏,发生出血就不能进行溶栓治疗,因为如果血栓被溶解,血管再通,由于血管已经破裂就可能发生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是否有局部出血是脑梗死患者是否进行溶栓治疗的关键。
下图显示CT、常规MRI、DWI均没有发现病变局部有出血,SWI清晰显示。
病例六: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由于头颅在瞬间暴力作用下发生旋转,在脑内产生一种与旋转轴相垂直的剪切力引起脑内轴索广泛水肿、撕裂以及并行的小血管破裂出血为特征的一种严重的脑损伤。
50%的脑外伤病人影像学表现为正常,外伤性脑损伤很常见,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其主要形式。DAI是导致脑外伤患者植物生存状态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成人及儿童的DAI研究结果均显示,合并有出血灶的DAI预后较单纯白质受损的DAI预后差。与DAI相关的出血灶常位于脑组织较深的部位,CT及常规MRI序列难以显示。大部分的血液产物如脱氧血红蛋白、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均是顺磁性,因此,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可以使出血灶显影。
病例七:高血压无症状微小出
病例八:脑血管淀粉样改变
病例九:肿瘤良恶性判定:
肿瘤内是否有丰富的血管形成及出血,是颅内肿瘤恶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下图:右侧额叶肿瘤,增强T1显示肿瘤无明显强化,应该属于良性星星细胞瘤,但是SWI显示肿瘤内有好多黑点(出血)和黑线(静脉血管),因此,应该为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病理证实为高级星星细胞瘤。(恶性)
病例十:转移瘤
平扫及增强可见数个点状强化的转移性病灶,SWI可见在皮层和灰质核团区域有无数的异常低信号影像,结合临床病史考虑均为转移瘤。
综上病例MRI功能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以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作为序列基础,根据不同组织的磁敏感性差异提供图像对比增强,可同时获得图像的相位图。SWI在显示颅内小静脉及微出血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为众多颅内疾病的患者进一步明确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
商洛国医影像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ys/1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