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头卖萌很赞是吧小儿斜颈却不容忽视
歪头卡通头像一直在网络大行其道。的确,那个样子看世界很萌很可爱。但是,如果你家的小宝宝一直这样看着你,那可就不仅仅是卖萌那么简单了。最近,我们收到不少家长关于小儿斜颈的咨询,儿保医生门诊中也常有家长带着“问题宝宝”前来检查。今天,我们不妨来详细说说这个“小儿斜颈”。
定义什么是小儿斜颈小儿斜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头颈部先天性疾病(少数为后天原因),该病在早期进行正确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完全得以治愈。所以本病应早发现、早治疗,越早越好。小儿斜颈如何自查?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若观察到宝宝平躺时总将头倾向同一侧,坐姿时头也固定转向一边,一定要看看宝宝头颈部转动是否有困难,摸摸宝宝的颈部有无包块。若有斜颈怀疑,需及时就诊外科。通常医师也要观察宝宝的头部及脸部发育,用手触诊颈部。如颈部有明显硬块或肌肉纤维化的现象,诊断就可以确定,通常不必使用其它诊断工具。但遇到有斜颈症状但颈部肌肉检查却正常的宝宝,医生也会纠结,就可能需要安排一些特殊的检查(如X光等)去寻找其它原因。小儿斜颈病因为何?有关儿童斜颈原因是颈部最大的肌肉“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化所致。“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的两侧,负责头颈各方向的运动。当一侧的肌肉发生纤维化,这一侧的肌肉即变硬、变短,会使头部往该侧歪斜,而下巴则斜向另一侧。小儿斜颈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先天性的原因有肌性斜颈和脊椎发育畸形。后天性的原因有冷风侵袭、感染和创伤导致的急性斜颈,由于眼睛斜视导致的眼性斜颈,还有一种痉挛性斜颈。通常,先天性肌性斜颈比较常见。患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内,可发现一侧颈部长有实性的、软骨样的圆形包块。头偏于有包块的一侧,下巴指向对侧,头部的活动稍受限制。小儿斜颈如何治疗?脸部及头部的是否对称是决定最佳治疗时机很重要的指征,越不对称表示斜颈的影响越大,越需要积极、及早的治疗。6个月龄是治疗的关键时刻,因为6个月后头脸的不对称就不容易恢复,足以影响一辈子的外观!在治疗上,主要有局部按摩、理疗和手术三种治疗手段。婴儿早期发现的颈部肿块,即使很难预料肿块是否能自行消散,我们也是首选推拿治疗,而不是手术。小儿斜颈早期按摩早期发现可以采取按摩或手法矫正,新生儿期进行保守治疗更是有效。在家里,妈妈要有意识的在活动中引导孩子往畸形相反的方向活动。比如:
用玩具吸引婴儿将头部转向与畸形相反的方向。
睡觉、喂奶时,采用与畸形相反的体位。
家长要有耐心,每天要帮助宝宝做按摩和矫正。同时去医院按摩一天一次。在一周岁内这种积极处理会使颈部的包块逐渐缩小或有可能消退。如宝宝到半岁以后这种保守治疗的效果比较差。按摩手法持续反复转头,保持头颈处在矫正位,这对治疗非常重要。具体按摩方法是:涂以滑石粉,用拇指或食指在患侧颈部肿块反复按摩,
每天两次,一次按下。
矫正手法将患儿平放于床上双肩固定,父母用双手按住其头,将其下颌转向患侧肩部(即颈部包块处),
转过去之后停顿1分钟左右,让肌肉处于拉长伸展状态,然后再反复转动。
但在转动的过程中,手法要轻柔,防止用暴力,防止损伤颈部肌肉甚至颈椎。
可做2个小的沙袋在患儿睡觉时将沙袋放置其头部两侧,可固定其处于矫正位。
每日转头30~50次左右,可分次做。
手法矫正至少要坚持半年以上。
小儿斜颈手术评估孩子8个医院,有时医生考虑宝宝年龄尚小,继续会指导父母用手法牵引、按摩或局部理疗等。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物理治疗仍无效,或1岁以后仍有明显硬化的颈部肌肉,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考虑选择手术评估。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本身相当简单,只是将纤维化的肌肉切开或部份切除,小病人只需住一个晚上,隔天即可出院。基本上,一岁以内的小病人手术后之恢复相当快速,头部马上就可以转来转去,而且不再需要特别的治疗,几个月内即不再有头部歪斜的现象,脸部及头部的变形也会完全回复正常。如果拖得很晚才开刀治疗的话,则手术之后,头部仍会有习惯性的歪斜,此时还需要物理治疗,配合四到五个月颈圈的矫正,头才会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而且头部及脸颊的变形,有时还是无法回复到正常。
小儿斜颈早诊断早治疗小婴儿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各个器官都在不停地生长变化,这种偏斜的情况如果持续3-4周以上,就可导致面部发育不平衡。具体可表现为:偏斜侧的面部和颅骨均比对侧小。
两侧的眼睛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即偏斜侧低,对侧高,鼻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偏斜。
而且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这种面部不对称情况将日益严重。
年龄较大的斜颈患儿,即便做了手术,但面部偏斜畸形也难以矫正。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貌,而且影响其将来职业和生活的选择。还可能在以后生活中容易受到同伴的取笑,产生孤独、自卑心理,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小儿斜颈一定要早治。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深度了解彩虹育儿北京白癜风研究所北京中科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iogko.com/ways/1050.html